黃金周掀內房調控風暴
3日7城市出招 分析:榨乾市民購買力
大陸掀起全面樓市調控風暴,作為傳統售樓旺季的國慶黃金周才過兩天,已經先後有5個城市宣布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倘加上9月30日,短短3天內已有7個城市出招,住建部亦加入要求嚴查違規售樓。不過,有學者抨擊,地方貌似趕在國慶出手防止樓市再升溫,但實際上可能是「飢餓營銷」,變相助長發展商將「趕尾班車」市民最後的購買力榨乾。明報記者 陳子凌
包括無錫、濟南及合肥在昨日先後宣布調控措施,連同前日的鄭州和成都,十一黃金周只過兩日,已有5個城市新推出或再加碼打擊樓市,加上國慶前夕北京及天津亦出手,短短兩個月已有13個城市透過多種方式落實調控(詳見表)。除了5市調控,廣州市住建委亦在黃金周期間對全市預售樓盤進行節日巡查,規範樓盤銷售。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由於北京在長假期前夕公布了新樓市政策,首都啟動調控對地方來講有很強標誌性,因此才會令多個二線城市緊隨其後,紛紛重啟或進一步收緊限購。
他認為,從目前全國走勢來看,今年以來樓市持續過熱的一二線城市,包括廈門、合肥、南京、杭州等,再收緊措施的可能性最大;次熱城市如南昌、石家莊、濟南、成都,以及樓市偏熱的三線城市像珠海、中山、崑山、無錫,相信亦會根據之後情况逐步加強調控力度。
然而,限購是否能打壓這一波樓市熱潮,效果存疑,以9月落實限購的杭州為例,大量市民趕在限購前一日買樓,結果刷新了該市單日交易的歷史紀錄,共計一日賣出3265套單位。累計9月全市成交6332套單位,按月增長18%,按年增長164%,亦刷新了近年杭州月度成交單位紀錄;其庫存量亦已下降至5.8個月,低於6個月的合理水平,等於毋須再去庫存。
雖然多市趁國慶啟動限購,但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卻批評,地方實際上是趁國慶趕樓市尾班車,在中央明示要壓抑資產泡沫之下,地方不單遲遲不行動,而且所謂措施只是沿用舊政策,「就連舊政策也要分拆,為甚麼限購限貸不能一次過推出?就是想拖」。易憲容又稱,地方選擇國慶期間才宣布限購,打的算盤就是趁假期把市民最後的購買力都榨出來,像杭州之前就是例子,「表面是打壓,實際是飢餓營銷,因為假期可以方便更多市民趕買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