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學年規定第1至8班教師 每日須花60分鐘專教數學
【明報專訊】安省教育質素及問責辦公室(EQAO)昨公布中、小學各級全省統一測試成績﹐顯示學生的數學成績不斷下滑。安省教育廳長康德塋(Mitzie Huner)同時宣布﹐省府將增撥資源﹐支援學生和家長﹐加強學生課堂及課後學習數學的環境﹐改善相關成績。
省府採取的行動﹐包括投資6,000萬元推行新的學數戰略。由今個學年起,第1至第8班的教師每日要花60分鐘的時間,專心於數學教學。所有小學須設立3位專責數學的主導教師,為教師開設數學教學深造課程,包括特定1天的教數專業發展日。
在今個學年,省府將透過一個家長外展津貼金計劃(Parents Reaching out Grants)﹐投資在全省2,200間學校及110個地區性項目﹐支援地方學校議會、家長會﹐以及與家長保持緊密合作關係的非牟利機構,促進家長與子女一起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上述的津貼金中有800多個的重點落在數學學習上。
此外﹐省府亦會支援「幫做家課」(Homework Help)。這個組織是由合乎資格的老師組成,為學生提供網上的免費數學補課,對公立學校第7班至10班的學生來說,十分有用。而就讀法語公校的第1班至12班的學生則可登上SOS Devoirs網站﹐取得同類服務。
康德瑩說﹕「在國際的讀寫、科學及數學的評估中,我們的學生雖比很多同級的學生優勝﹔但在數學的領域中,我們還需努力。新的全球性經濟對學生的要求已提高﹔因此,我們得進一步努力,謀求更好成績。」
身兼家長兼補習社負責人加西亞(Garica)批評﹕「很多學生根本連最基本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都搞不清楚﹐學校便讓他們升班﹐正因為沒打好基礎﹐當他們升至中學更高年班﹐以至大學時﹐面對更艱深的數學題目時﹐便無法應付。」他形容「公校教育系統令學生變成失敗者﹗」
他表示﹐有不少就讀第五、第六班的學生到補習社求助﹐讓他們試做最基本的四則運算﹐卻顯得相當吃力。
他說﹕「學習數學必須循序漸進﹐須完全了解了一種運算方法後﹐才能學習另一種方式﹐但學校忽略這點。數學必須講求理解外﹐亦須每日重覆練習﹐才能打好根基。」
他又質疑﹐學校的數學老師毋須專科出身﹔而安省各教育局的數學課程又不統一﹐安省第五、第六班的數學課程相等於亞洲的小學三年級﹐若安省學生要面向國際﹐教育廳便應定出國際學生課程。對於省府昨宣布的教數新策略是否奏效﹐加西亞不願評論﹐但他認為教育局願意作出改善﹐總是一個好開始。
華人補數導師鄭氏則指出﹐數學成績要好﹐除講求理解外﹐一些方程式亦需要反覆的練習﹐才能把握得好。年紀小的學生自覺性較低﹐這便要靠學校教師及家長幫助﹐本地的學校在這方面則做得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