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展被指多仿品
「元明清佛像」 2006年間製
【明報專訊】現代高仿品被當國寶級文物,近年在內地屢見不鮮。近日作為杭州G20期間的展覽、浙江美術館展出的「漢風藏韻—中國古代金銅佛像藝術特展」,不少聲稱是元、明、清時期的佛像,經著名古金屬專家鑑定,認為是產於2006到2008年間的金屬製品,最早年限也僅是1958年。
京收藏家李巍捐出
北京電視台「北京時間」藝術品頻道昨日報道,浙江美術館自上月18日開展的「漢風藏韻—中國古代金銅佛像藝術特展」,其中118尊被稱是元、明、清時期的漢傳、藏傳佛像,被內地不少收藏家質疑是贗品。而美國金屬鑑定專家經過碳14測試,得出這批佛像是現代仿品的結論。本報昨日致電浙江美術館,但未獲回應。
「僅極少數造像符標注年代」
這次展出的「文物」來自北京收藏家李巍當年的收藏,他去年11月將500件佛像及法器捐給浙江普陀山佛教協會。李巍、李舒迦父子現是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院長和院長助理,也是此次展覽的重要組織者、參與者。
展覽開幕後,收藏界傳出不少質疑聲音,其中金銅佛像資深研究者陳建明稱,「除了極少數幾尊小型的金銅造像,包漿熟舊有老氣,工藝水平符合標注的年代外,90%以上的造像都粗俗不堪。」
藉美專家名字證「真實性」
不少收藏界人士稱,這是被稱為「國寶幫」的一批投機人士,將低級贗品冒充國寶,再通過各種專家鑑定變成文物斂財的套路。不過,李舒迦反駁說,「鑑定一件文物首先要上手,經過反覆的研究、比對。他們隔着玻璃瞄兩眼就得出結論,那我覺得這幫人的眼睛太厲害了,跟X光沒區別了。」 又稱內地一些專家的鑑定結論很不嚴謹。
而研究曾被李巍及策展方用於佐證佛像品質的美國洛杉磯郡立美術館文物保護實驗室主任、著名古金屬鑑定專家皮特·梅爾斯(Pieter Meyers),回覆「北京時間」查詢說,「經過大量研究和測試,我認定這批檢測的佛造像是近期完成的,大約2006到2008年間。對於我的名字被用於支持這些物品的真實性,我很失望。我堅信它們是現代的仿品。」他又指,之前已向李巍提出這是一批現代高仿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