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宜亮治男嬰涉專業失德 專家質疑類固醇劑量過高
【明報專訊】著名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被指於2010年12月31日至2011年1月5日期間,為一名10個月大男嬰治療咳嗽及耳朵痕癢時涉嫌專業失德,導致男嬰接受噴霧治療後嘴唇曾發藍及感暈眩。醫委會昨就事件聆訊,專家質疑馮對男嬰同時處方兩種類固醇的必要,且其中一種類固醇於病人入深切治療部才會考慮使用。
指兩藥並用非必要 一種於ICU方使用
控方傳召的專家證人、威爾斯親王醫院兒科醫生張錦流表示,馮處方的類固醇Allersan劑量短期使用對一個10個月大嬰兒不算高;但類固醇Flixotide的劑量則算過高。張稱,自己很少處方Flixotide,除非病人需進入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才會考慮,否則在一般診所很少會使用。
張錦流表示,不明白馮宜亮為何向男嬰處方上述兩種類固醇。馮宜亮的報告指出,男嬰有急性毛細支氣管炎,但張錦流認為男嬰亦有可能是支氣管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若他診斷男嬰患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會建議先讓男嬰吸氧氣緩和,更嚴重便要送院治理。
馮指劑量小「非常安全」
馮宜亮答辯時指出,同時使用兩種類固醇,因第二次診症已處方Flixotide,但男嬰在第三次求診時仍有鼻塞,他才在處方中再加入Allersan。問及同時使用兩種類固醇是否安全,馮表示「非常安全」,因為劑量只是很小。
馮表示,為病人處方類固醇時若病人或病人家屬反對、不喜歡或有所顧慮,他會記錄在報告的第二頁,但男嬰報告上沒有該項紀錄,他自己亦記不起男嬰母親曾否表達。他又指出,3次診症都有向男嬰母親清楚解釋藥物含有類固醇及處方原因,並密切關注男嬰情况等。
馮宜亮涉不當混合處方兩種類固醇、沒有清楚向病人家長解釋下處方高劑量類固醇、不當使用抗生素、使用未經註冊藥物等9項專業失德。聆訊明日下午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