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故事:旅客看獨特香港
【明報專訊】政府常宣傳香港是「好客之都」,但早前一項調查卻顯示港人笑容欠奉,「微笑指數」更在調查觸及的37個地方中「包尾」。我們在中上環和尖沙嘴訪問了數名來自不同地區的旅客,他們眼中的「香港」和「香港人」是怎樣的?他們是否願意再來香港旅行呢?
文﹕羽思恩、古晨燕
圖:羽思恩
◆俄羅斯旅客:港人友善 感覺西化(圖a)
Svetlana和Vitaliy來自俄羅斯,兩人已環遊世界約23個月,見有「平機票」便從東南亞飛來香港,打算玩一星期,之後會到中國內地繼續旅程。
首次到訪香港,兩人的第一印象是「和其他亞洲國家很不同」,感覺香港和香港人較「西方」(western-style)、「現代化」(modernized)。Svetlana覺得香港很乾淨,懂說英語的人也較多,「港人也友善,有需要時很容易得到幫助,找路不難」。他們看過大嶼山天壇大佛,感覺那堳雈酋M(peaceful)。Vitaliy首次見這麼大的佛像,「和(之前見過的)其他大佛風格不同」。
記者是在尖沙嘴天星碼頭附近的觀景平台碰見正在欣賞維港風景的兩人,當時藍天白雲,清風徐來,Svetlana感覺在香港很放鬆(relaxing),「但香港的東西很貴!」她表示比起印度和尼泊爾,香港的消費水平高很多。「今日(星期三)博物館免費,我們逛了歷史博物館和科學館,之後會去山頂、維園等地方。」Vitaliy說是看Lonely Planet介紹的。
◆英國旅客:中西新舊融一體(圖b)
Ellie和Jack來港10天,訪問當日是旅程最後一天。Ellie於2012年因公事來港6個星期,主要在沙田一帶活動,因為喜歡在香港的那段日子,所以重臨香港並帶首次來港的Jack遊覽。Ellie憶述初到香港時,感覺此地是個十分西化(westernized)和現代化的城市,就如新加坡,但後來發現香港有傳統一面。Jack說他們最喜歡香港的中西文化交匯(mixed culture)、現代與傳統交融,「在這(中上環一帶)可以吃到很多傳統中國食物,有中式寺廟,但一街之隔又有酒吧,可以吃漢堡包」。
「寺廟旁有酒吧有漢堡包」
訪問前一天,兩人到南丫島遊玩。Ellie說看到香港兩種完全不同的面貌,「中環這邊道路超級繁忙,但南丫島那邊卻完全沒有車輛」。她認為香港街道上的英文指示十分充足,香港人也十分樂意助人,她和Jack都覺得香港沒有什麼需要改善,「不過相對其他亞洲地方如泰國曼谷,香港的東西(價格)有點貴」。她又感覺到香港人很忙碌,「甚至在餐廳,每個人都吃得很趕急……但很有效率(笑)」。
◆智利旅客:井井有條 東西很貴(圖c)
訪問時Gabriela和Matias正在摩羅上街觀賞路邊攤的懷舊物品,他們只會在香港逗留28小時。「這堛漯F西太貴了!像今早我們喝的那杯咖啡居然要70元!」Matias說二人是背包客(backpacker),在亞洲各地旅行了三四個月,香港一日的消費足夠他們在越南玩3日。
他們來港前遊歷過內地張家界、北京、西安等城市,相對內地,他們認為香港井井有條(organised)。Gabriela說在內地很難找公共洗手間,而且廁間衛生惡劣;除了美麗景色,Matias印象深刻的還有「無論是在商場或是火車,內地人都經常隨地吐痰」,但在香港未見過,「這堣]很安靜(quiet)」。Gabriela解釋:「在印度、尼泊爾、北京的街道上總會不停聽到汽車響號,很嘈吵。但我在香港聽不到(響號)。」她又說在香港可以看見很多不同國籍的人。
Gabriela覺得港人很友善和樂於幫忙,亦可能因為香港人的英語水平普遍較內地人高,問路也較方便。她又說香港的食物選擇很多,例如有中國菜、印度菜,甚至是墨西哥菜等,食物也美味和衛生—Gabriela提起印度的食品,似乎仍有陰影。
◆深圳旅客:希望對大陸人親切(圖d)
李女士是四川人,在深圳居住多年,能說流利廣東話。她首次來港是回歸後不久,「(那時)感覺香港比內地繁華得多,港人也很親切」。之後她不時來港探朋友,或帶朋友來旅遊和購物,「因為我較熟悉(香港),起碼不會被人騙」。「以前(1990年代)大家語言不通,現時香港說普通話的人多了,港鐵報站,藥房、金舖、賣化妝品的(店員)都會說。」她笑說店員對講普通話的客人態度更殷切,「你講白話(粵語)佢唔係好show(理會)你」。
「維港景色是必看的!」李女士每次都會帶朋友欣賞。不過她很少到港島,「今日和朋友到中環碼頭,想上山頂,很久都沒找到纜車站。我覺得路牌應該清晰一些」。她問路時遇到態度敷衍的年輕人,也有中年大叔說「你上山頂,有排你行呀」,讓她感覺不太好,「希望香港人對大陸人態度親切齱v,但她明白人無完美,「要求不來」。
「講真,香港近幾年予人(內地人)的形象不好。」李女士表示發生內地遊客死在香港的事件後,老一輩對香港的印象很差。今時今日他們辦日本、韓國的旅遊簽證很方便,香港的吸引力不如以前,「香港有的,其他地方也有,香港已變成『順便才來』,而非『一定要去』的地方」。
◆湖南旅客:一派繁華 「血拼」方便(圖e)
傍晚時分,來自湖南長沙的李小姐和朋友李海燕在尖沙嘴海濱欣賞維港夜景。李小姐第一次來港,「來玩玩、吃吃、看看,沒什麼特別的計劃」。她說以往對香港的印象多來自TVB電視劇,今站在維港之畔,感覺香港很繁華,景色和長沙的不同,笑言「長沙沒有海」。
海燕來過香港數次,說香港人的質素不錯,「問路不會拒絕,起碼會把知道的那一段路告訴你」。話剛說完就遭李小姐「質疑」,稱上午問路時對方跟她說「你說廣東話吧」。兩人多以港鐵出行,「我們不懂乘搭其他(交通工具)」。李小姐覺得香港的交通費貴,「長沙有摩的(摩托車的士),便宜又方便」。李小姐今次來港只兩天,但說會再來,「從長沙坐高鐵到深圳才3個多小時,到香港很快、很方便」。海燕也說有機會就帶孩子來玩,「去海洋公園、迪士尼,帶小孩子出來見見世面」。上海迪士尼不吸引嗎?「今年剛開,會很多人,等明年(再去)吧。」
「不歡迎內地客」新聞沒影響
不少遊客來香港「血拼」,海燕說她們打算買些服飾、「包包」、珠寶和化妝品等,「中高檔的」。她說在香港購物,好處是所有東西都「集中在一起」,非常方便。記者問諸如「香港不歡迎內地遊客」的新聞對她們有沒有影響,李小姐說:「對我沒什麼影響,我玩我的嘛!」海燕認為內地遊客對香港的經濟有貢獻,「你一眼望去(尖沙嘴海濱),其實還是我們國內的人比較多」,而且內地遊客要到外國旅遊也很方便,可到泰國、韓國等,不一定非要來香港。
◆韓國旅客:生活節奏快 「搭^」前所未見(圖f)
記者碰見An Boeun和Lee Su Young時,兩人正埋頭看地圖,尋找往文武廟的方向。為何選香港旅遊?Su Young摸摸Boeun懷孕數月的肚子,說香港離韓國近,來回方便;Boeun則笑說孩子出生後要忙於管教,故趁分娩前四處看看。
香港受英國殖民統治逾百年,予Boeun的感覺和英國十分相似;香港亦保留不少英殖時期的建築,例如教堂,對兩人來說也是吸引之處。她們用「快」來形容香港,港鐵快,港人行路也很快!她們喜歡吃點心,享受美食之餘,也發現香港飲食文化的「新奇」之處—「搭^」。她們說韓國不會有人在餐廳「搭^」,在其他地方也未遇過。
■相關概念
競爭力(competitiveness)
城市形象(city image)
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
文化差異(cultural difference)
文化融和(cultural integration)
文化交流(cultural interaction)
■多層思考
1. 你會如何向旅客介紹香港的特色?
2. 選擇旅遊地點時,你會考慮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