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犯錯後勇於承認責任,「對不起」三字說出口,對個人和社會有何作用?從以下事例透視出什麼?
個人承擔責任
◆例一﹕黎明化解公關災難
歌手黎明在4月底舉行演唱會,但第一場開場前兩小時,因場地搭建的大型帳篷未達防火標準,食環署不批出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令首場演出急煞停。場地預計容納4500人,消防處透露現場燈光熱力可引致火災。
黎明在個人facebook回應,向歌迷表示「萬二分對唔住」,承認是其責任,會盡快處理善後工作。不少歌迷表示失望,更在黎明fb上指摘政府,黎明再急速回應指事件是他們責任,不要指摘政府部門。有網民稱讚黎明勇於承認過失。
黎明在5月4日加開一場,並在facebook直播台上約4分鐘的演出,「彌補」身在外地、受事件影響而未能觀看首場的歌迷。
˙評論
消防處稱,演唱會主辦單位早於4月12日、即開騷前約半個月,已獲悉帳篷物料不合防火標準,然而未有向外公開。但黎明及後的處理手法順利化解危機,使其形象變得正面。
資深傳媒人吳志森認為黎明作出的示範是把真相說出﹕面對承擔、誠懇道歉、認真補救、快速反應。他讚黎明自己承擔責任,沒有往外推,沒有諉過於人,更沒有語言偽術。傳媒統計他的fb相關片段,有5次鞠躬、4次「對不起」、4次「唔好意思」、1次雙手合十。其他片段包括如何解決噪音超標等問題,亦有說「麻煩其他人,對唔住」。
◆例二:陳冠希淫照風波
2008年,歌手陳冠希與多名女星拍攝的裸照在網上瘋傳,陳和涉事女星及其所屬經理人公司報警及訴諸法律,後來愈來愈多照片流傳,女明星紛紛公開致歉。事件男主角遲遲未有公開露面及道歉,後來遠走美國。
事件擾攘近一個月,陳冠希始回港召開記者會,向涉事女星道歉並宣布退出香港娛樂圈。他表示到美國是照顧母親及家人,並非逃避責任,但其形象已一落千丈。
對青年的影響
陳冠希在記者會上承認青少年喜以娛樂圈偶像為榜樣,對於自己未能做好榜樣道歉,希望青少年藉這次事件上一課。
青少年的自我形象和角色易產生混淆,社會上受矚目的偶像和明星,往往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他們會模仿名人及明星的行為,並建立價值觀。因此,名人及明星有責任保持良好言行,讓追隨的年輕人學習及建立正確價值觀。
《明報通通識 第3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