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fe:師兄啟發 上網自學聲韻格律
【明報專訊】林浚灝小學已看白話《三國演義》、《資治通鑑》等,至中二才真正接觸詩詞。為他打開詩詞之門的,是同校師兄、上屆文憑試超級狀元之一林銘端。「一次運動會,我見他在讀李商隱的詩……他(向我)讀了幾首,好像很好玩,於是回家後也開始看(古詩詞)。」過不多久,林浚灝經過圖書館見到全港詩詞創作比賽的宣傳,便浮起「別人都做到(寫詩填詞),為何自己不可以」的想法。自此他開始上網自學聲韻、格律等,更把作品上傳至網上論壇,如「網路古典詩詞雅集」。初寫作品,難免惹來譏笑,他閉關苦讀,「格律,看多些便會懂,規律很簡單……平仄,網上(查詢)很方便……特別是我們南方人,粵語九聲中仍有入聲,要學很容易」。
上網以文會友,林浚灝走進了古詩詞世界。一次與師兄隨團訪京,林銘端反請教他如何寫詩,令他很是失望:「連格律也不認識,很震撼……(他給我的感覺是)很實際,讀古詩原來只是為了提高語文水平」。喜歡中文的林浚灝說,當年高中沒選中國文學,以至大學報選醫科,都受林銘端影響。師兄一直沒跟他說選科意向,到林浚灝知道他選了醫科,「我真的震撼了,因為醫科收入最好,又最穩定……很失望,想不到他如此功利」。(既然如此失望,為何你仍去(讀醫科)?)「就是因為絕望,所以我覺得這樣就是一種諷刺。」林浚灝說。
堅持捍衛中文 冀復興古文
「不少讀醫科的人說想幫人,會作很多理由合理化自己……說到最後,不也是為了錢。」故他決定以自身為諷刺,當被人問起時,他可以「大大聲聲說我就是為了錢」。不過,錢的用途不止給自己享受,「將來想復興古文,有錢可以做到很多事,如辦博物館、做研究、幫助學者等」。
談將來很遙遠,說現在較實在。對家鄉話,他會堅持捍衛,希望不會沒落;對中文,他也堅持在社交平台用標準中文,亦會寫古文。「我很明白(我堅持)這些都不實際,也不功利……但我覺得當中有種精緻的美……我會覺得,就算全地球只剩下我一個(仍堅持這樣做),那仍是件好事。」
寫詩感懷身邊事物
「叔本華(德國著名悲觀主義哲學家)曾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人生就像鐘擺,總在空虛和痛苦之中搖擺(編按﹕原文為『人生就像鐘擺,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搖擺』)。』」林浚灝說他不是扮哲學家,只是對這句感受很深。剛考畢文憑試,他以此解釋:如果考得好,得到成績上的滿足便會空虛;考得不好,自然會是痛苦。
喜思考和批判人生,林浚灝早於中二寫過一首詩,諷刺同學只會玩智能手機(見配稿)。他謙言當時功力未夠,寫得不大好。自己較滿意且意義較大的詩,皆出自中四、五兩年,如〈隨外交盃團登長城作七律〉、〈江城子•文憑試〉(見配稿)、〈過北角春秧街感家鄉話式微有作〉(七律)等,多是感懷身邊一事一物。
■作品舉隅
◆一.〈感慨二〉
漫步街中值晚秋
沿途美景眼頻揉
人人一部追時尚
把玩唉瘋不仰頭
(下平聲 十一尤,仄起平收)
——林浚灝中二(2011年)詩作
◆二.〈江城子•文憑試〉
主修科暨選修科。內容多。莫蹉跎。暮讀燈前,自勉復悲歌。但願他年能遂志,猶古柏,勢嵯峨。
每聞評卷有偏頗。似殘荷。任風搓。縱使倖存,醜鴨豈天鵝。睇視路人皆博士,升大學,又如何。
——林浚灝,「第24屆全港詩詞創作比賽」填詞,學生組優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