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季收入勝預期 料本年度錄盈利
前景被看好 京東商城獲「增持」評級
【明報專訊】中國電子商貿網站出售冒牌或假貨的問題十分嚴重,在紐約上市的京東商城(代號JD)亦不例外,過去一直受出售假貨所困擾;該集團剛公布的第四季度業績,收入雖增長57%,但虧損擴大14.2倍,但由於預測第一季度(本季度)錄得盈利,故繼續獲摩根士丹利給予「增持」投資評級,但將目標價由36美元調低至33美元。
京東商城末季度錄得收入546億元人民幣(約8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57%,但虧損大幅擴大14.2倍,至76億元人民幣(約12億美元),若以美國非一般會計準則計算,末季度轉盈為虧,蝕5.562億元人民幣(約1.013億美元),去年同期則有盈利8,680萬元人民幣。
大摩在京東商城公布末季度業績後表示,有見其首季度(本季度)收入預測強勁,且剛過去的末季度收入增長57%,表現較市場預期佳,雖然整體虧損擴大,但核心業務仍錄得盈利19億元人民幣,反映股價現水平極具吸引力,故維持「吸納」投資評級,但由於要反映其整體業務表現受非核心業務影響,及預測該集團須提高資本開支,故將目標價由36美元調低至33美元。
未來數季收入將獲提高
該行表示,由於京東商城計劃直接向商戶購入產品,除可提高未來數個季度的收入之外,相信邊際利潤亦可得以提高。
但大摩表示,調低京東商城在美國非一般會計準則下的2016年度盈利預測約39%,及將2017年度盈利預測調低21%。
京東商城預期,會透過專注風險控制,令集團在本年度(2016年度)能「自給自足」,且加快擴展農村市場及進行更多新投資計劃;另外,亦計劃提高付運開支,令付運速度進一步加快。
京東商城在公布末季度業績同時,定下本年度提高核心業務邊際利潤,縮減京東金融及京東到家兩項新業務的虧損,且預測本年度核心業務盈利將增長逾倍。
京東商城公布末季度業績時表示,智能手機及家庭電器的銷售速度已經放緩,亦是各產品中,銷售速度最慢的一類型產品,最主要原因是中國電子產品市場過去增長太過快速,至今已出現飽和現象。
京東商城在中國電子產品代理市場的佔有率接近10%,但由於中國消費者在網上購買電子產品的數量持續增加,故京東商城的業務發展空間十分巨大,尤其大城市及新開發的農村市場。
2015年度對京東商城而言是一個投資年,相信會為2016年度業務發展帶來推動力,爭取更大市場佔有率。
每日股市基金行情請點擊這裡獲得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