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薏米是米中第一,一點也不為過。薏米具有豐富的營養和藥用價值,中國古籍對此多有記載。相傳,薏米原產中國和東南亞,西元754年中國即把它列為宮廷膳食之一。據《後漢書•馬援傳》記載,東漢大將軍馬援官至伏波將軍,因他在交趾(相當於今廣東、廣西大部,越南北部和中部)作戰時,南方山林濕熱蒸郁,瘴氣橫行。他經常食用薏米,不但身輕體健,而且能戰勝瘴瘧之氣,屢立戰功。在平定南疆凱旋時,馬援帶回一車薏米,準備作種子引種栽培。不料,被一些居心叵測的人誣為搜刮民間大量珠寶,上書皇上,使馬援蒙受不白之冤。後來,人們就把這蒙受冤屈的誹謗,稱為「薏苡明珠謗」,可見薏米在東漢時就已負盛名。 薏米,又稱薏仁、苡仁、苡米、薏仁米、薏苡米、藥玉米等。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薏米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礦物質鈣、磷、鐵、維他命B1、維他命B2、煙酸、澱粉、亮氨酸、精氨酸、賴氨酸、酪氨酸、脂肪酸、苡仁酯、苡仁油、谷甾醇、生物鹼等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脂肪、維他命B1的含量遠遠高於大米,在每百克薏米中,含蛋白質17.6-18.7克,脂肪11.74克,維他命B133微克,在禾本科植物中獨佔鰲頭,因此,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 中醫認為,薏米性涼,味甘淡,入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胃、清肺熱、止泄瀉等作用。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上說,「苡仁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祛濕。增食欲,治冷氣,煎服利水。治熱林。苡仁根搗汁和酒服,治黃疸有效」。 薏米全身是寶,各部位都可入藥。苡仁油,能興奮呼吸,使肺血管顯著擴張,減少肌肉及末梢神經的攣縮及麻痹;苡仁酯,具有滋補作用,而且還是一種抗癌劑,可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用於治療胃癌及子宮頸癌;薏苡素,具有解熱、鎮痛作用;薏苡根,具有滋補、抗癌、降壓、解熱、利尿、驅蟲之功能,適用于高血壓、尿路結石、尿路感染、蛔蟲病等症;薏苡葉,可煎茶飲,其味清香,飲之可以利尿。 中醫常用「薏苡附子敗醬湯」治療闌尾炎,取薏苡仁10克、附子2克、敗醬草5克,水煎服,對治療急慢性闌尾炎有一定的效果。另外,取鮮薏苡仁60克,加水煮熟當飯吃,連服半個月;或取幹薏苡仁30克,微炒,研細,加少量白糖,開水沖服,一日2次,連服10-16天,可治療扁平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