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猴年春節大年初一,香港旺角發生警民大衝突,引發「和理非非(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與「勇武抗爭」兩種抗爭手法之討論。而在內地,新春期間引爆網絡爭議的,是一則「上海女孩因一頓晚飯和農村男友分手」的故事——雖然兩星期後被證實是假的,但當中所引發的「口水戰」及能引發此爭論的原因,可作為內地城鄉差距的一個註腳。
「事情」是這樣的﹕一個出身小康家庭的80後「上海女孩」,今年首次跟男友回江西農村老家過年,豈料一頓飯後,女孩便與男友說分手,連夜趕回上海。「女孩」2月6日晚在網上貼文《有點想分手了……》,並附上一張黑糊糊的飯菜照片。事件經社交媒體傳開後很快發酵成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的故事,引發大批網民、網媒和傳統媒體「圍觀」,相關貼文和衍生出的話題在各個媒體平台的點擊量超過1.1億次。
呈現城鄉貧富鴻溝
有網民大罵這「上海女孩」沒禮貌、看不起農村人,也有網民支持其決定,認為城市女孩沒必要委屈自己、有自由擇偶權利等等。數日後,網上出現「男主角」的聲明,而從重重疑點中嗅出不妥的媒體還沒來得及查證真假,又出現農村家公不讓城市「新抱」上桌吃飯,令在廚房忙了一天的媳婦一怒之下「反^」的故事。最後劇情逆轉,故事的「真相」出現,江西省網絡部門調查發現「上海女」根本就不是上海人。而「反^」媳婦所述也屬虛構——發帖者回應稱文章真假其實無關重要,重要的是「讓更多的人關注農村的老舊風俗」。
這些虛假網文引發網絡熱議,反映出內地網絡謠言滿天飛的亂象,事後也有不少文章探討網絡言論的責任、新聞媒體被網絡牽蚖韝l走等說法。但也有意見認為事件之所以成為輿論焦點,在於虛假的故事中某程度上呈現出真實的社會現象﹕城鄉差異、貧富差距、階級差距之間的鴻溝難以融合。
農村大學生難在城市重建身分認同
故事是假的,但背後的社會問題是真的。官方《人民日報》2月14日便刊登評論文章〈農村,說聲愛你太沉重〉,論及「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事件,認為農村大學生透過個人努力和知識離開貧窮鄉土,卻難以在城市重建身分認同的殘酷現實。文章一句「回不去的故鄉,融不進的城市」,不知是否眾多在城市內爭取向社會上流的農村大學生的心聲?
同學讀至此,或者會說筆者「離地」。想想也是,因為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大家,甚至筆者,實不知「鄉愁」為何物。
文﹕古
■「明報•教育」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mingpao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