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長者乘車優惠運作以來,業界也有討論如何減低濫用風險,以及類此案中小巴司機欺詐的可能。有業界指出,營辦商應減少使用與司機拆帳制,以減低司機起貪念鋌而走險的風險,亦有業界表示,若長者八達通轉為實名制及加上持卡人相片,也可減低各種濫用的風險。 政府拒實名八通達 指涉私隱 經營涉事小巴路線的富明有限公司董事馬僑生表示,曾向政府建議,把長者八達通轉為實名制及加上持卡人相片,避免有人濫用乘車優惠,他引述政府當時回覆指,此舉涉及私隱問題,遂擱下建議。 勞福局回覆稱,政府推出2元乘車優惠時,已注意到大多長者持有不記名長者八達通,為了讓長者盡快受惠,決定容許使用不記名的長者八達通。 勞福局續稱,按目前觀察,至今大多長者仍是持有不記名的長者八達通,認為目前安排便利長者,會在2018/19年度全面檢討優惠計劃,預計涉及成效、操作模式及安排,以及市民意見。 勞福局:2018全面檢討 另外,今次涉案路線營辦商所採用拆帳安排在行內屬少數,大型小巴營辦商進智公交行政總裁陳文俊表示,進智一直採用定薪制,司機日薪約400元,每晚派員處理各輛小巴當日八達通及現金車費收入,令司機無犯案誘因,「司機無可能接觸到車費」。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鄧家彪呼籲業界放棄使用拆帳制,建議政府優先向使用定薪制的營辦商批出經營合約。運輸署回覆表示,無計劃統一專線小巴行業的司機薪酬制,並指2009年收集的資料顯示,僅一成司機以底薪附加分帳支薪,另有半成是純分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