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令突尼斯再次成為國際目光所在,可是本報記者在當地發覺,在革命中成長的突尼斯新一代中,有不少人看淡前景,甚至質疑國家根本不配得獎,反映出經濟低迷和恐襲威脅為他們帶來的信心危機。有較年長的受訪者則沒那麼悲觀,認為對比昔日獨裁年代,國家已大有改進,只是幾十年來的專制統治難以在幾年間完全修復逆轉。
「民眾得到自由 失去經濟」
記者抵達首都突尼斯市首天,就遇上28歲經濟學碩士生穆斯塔法(Mustafa),他笑說,這樣坐下來談天,以往是要坐牢的,現在方可跟外國人暢談政治。他形容革命後「民眾得到自由,卻失去經濟,經濟甚至差過革命前」。
他解釋,突尼斯沒有石油和天然氣,只依靠旅遊業和農業,可是外國遊客擔心恐襲害怕前來,連僅有的外國工廠也憂政局不穩幾乎全撤走。他寄望諾獎可改善情G,又說所有突尼斯人都對獲得諾獎感到開心。
不過,記者數日後走訪突尼斯市曼納爾大學(UTM),跟一些學生閒談,卻聽到截然不同的聲音。「和平獎不值得拿,因為國家還未預備好」。20歲的哈利勒(Khalil)主修電腦科學,他與記者邊行邊聊時,對諾獎話題冷淡以對。他更關心國家低迷的經濟,質疑突尼斯人普遍懶散,「突尼斯人應該像日本人般勤力工作,他們根本不想工作,只想收穫,但經濟不會坐荋N自動變好」。
19歲的努爾(Nour)也認為突尼斯不值得拿諾獎,「因為突尼斯沒有和平」,又批評政府貪腐,不少民眾無心為國出力。
「已對抵抗恐怖分子絕望」
同樣就讀管理學系的20歲男生穆罕默德(Mohamed)則稱,諾貝爾獎對國家沒影響,質疑突尼斯人5年來只顧政治鬥爭,沒有做改善經濟的實事,又認為恐怖主義也是國家不穩的一大因素,「突尼斯人已對抵抗恐怖分子絕望」。
新一代有這種心態不是無[可尋。當年革命的導火線,正是26歲大學畢業生博阿齊齊(Mohamed Bouazizi)找不到工作,在街上擺賣,被官員沒收貨物和羞辱而自焚引起。類似經濟和失業問題5年來依舊未解決,青年失業率持續超過40%。有統計指出,「伊斯蘭國」(ISIS)的最大兵力來源就是突尼斯,無論是專家分析,還是記者在當地聽到民眾的分析,都指惡劣經濟環境正是癥結所在。
UTM行政法學者沙拉利(Khira Chaalali)承認,突尼斯新一代對前景頗悲觀。她說:「突尼斯學生往往另有副業,因為他們相信畢業後不會找到工作。」她相信,諾貝爾獎不會改變國家悲觀前景,但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可以改變國家。
38歲記者麥齊烏迪(Houda Mzioudet)則相對樂觀,她自言年紀較長,經歷過前兩任獨裁者布爾吉巴(晚期)和本阿里的統治,知道日子不會永遠如此,只不過突尼斯仍需數十年時間建立民主和重建經濟。
「數十年專制難幾年逆轉」
她說:「我可以理解年輕一代的失望,他們在滿懷希望中成長,但數十年來的專制統治難以在幾年間完全修復逆轉。」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