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別提款權是由IMF整合的國際儲備資產,用以補充成員國的官方儲備,可以被兌換成自由使用的貨幣,成員國可以自由交換。IMF執行董事會每5年定期審查一次SDR貨幣籃子的組成,確保能反映各種貨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中的相對重要性。美元、歐元、日圓及英鎊這四種貨幣在過去5年間由貨物和服務出口價值最大的成員國或組織發行,並被IMF定義為「可自由使用」——被廣泛使用於國際交易付款及在主要外匯市場被廣泛交易(不同於自由浮動或完全可兌換)。人民幣已符合以上條件。
早在2010年,IMF曾就人民幣「入籃」進行討論,但當時人民幣沒能滿足「可自由使用」的要求。近年中國為讓人民幣與國際接軌,推出開放政策,逐步消除人民幣與外幣兌換的限制。2015年7月,央行取消了外國央行、主權財富基金和其他大型金融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投資管制;央行在8月亦宣布繼續進行金融市場化改革,並會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在合理水平。但現時境外投資者仍不能完全自由地買賣人民幣,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尚有一段距離。
■相關概念
國際貿易 (international trade)
硬實力 (hard power)
綜合國力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多層思考
1. 參考上述資料及就你所知,人民幣在國際化過程面對什麼阻礙?
2. 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參考資料
1. 〈人民幣納SDR 成第三大貨幣〉,《明報》,2015.12.01
2. 〈人民幣納入SDR還需邁過哪些檻?〉,《華爾街日報》,2015.08.05
3. 〈德媒:人民幣「入籃」象徵意義重大 有利於進一步開放中國市場〉,環球網﹕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5-12/8078996.html
◆答題指引可到以下網址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51207BO.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