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人吃飯會遵守不同禮儀,有些是規矩、出於禮貌,有些源自習俗,有些則是古人留下來的智慧。小四S班今天一起去酒樓吃飯,卻都犯了中國餐桌禮儀的錯誤,你能指出是哪些錯嗎?
用筷子的禮儀 切勿指天篤地
筷子是中餐的基本餐具之一,使用筷子也有不少要注意的事項,以下簡單介紹其中三項。
一:仙人指路
拿筷子時不可以指向其他人,不論是伸出手指還是用筷子指都不可以,因為這像在指荍O人罵。
二:定海神針,當眾「上香」
有時候,有些食物不易夾,有人會將筷子當叉用,插住想吃的食物,這十分沒禮貌!另外將筷子插進飯中,也是非常不敬的。因為只有在為死人上香時才會這樣做,所以在吃飯時這樣做無疑跟「當眾上香」沒分別。
三:落地驚神
筷子掉在地上也是一件不禮貌的事情。古人認為祖先們是長眠地下的,將筷子掉在地上就好像驚動了祖先,很不孝。因此,有些人會將「筷」子「落」在地上說成「筷落」,取同音的「快樂」來化解驚動祖先的尷尬。
除了以上三項,當然還有更多的禮儀應該遵守,如因衛生而要用公筷、不應只夾自己喜歡的食物、不可在一盤菜中翻來翻去等。
孔子談食 七類食物不應吃
聖人孔子對「食」也很講究,他曾說: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孔子《論語.鄉黨》
頭兩句是指食物不嫌煮得精細。接下來,孔子說了很多「不食」。不是孔子偏食,而是有些食物不應該吃。他認為有七類食物都不應吃,一是腐爛了的,二是顏色異常的,三是變了味的,四是未煮熟的,五是不合時鮮的,六是不按一定方法切的,七是沒有配上合適醬汁的。
最後,孔子指出,肉雖然有很多,但不應吃過量,仍應以飯為主食。
「食不言,寢不語?」
這句話也是孔子說的,但原文是「食不語,寢不言」。這句說話不是指完全不讓人說話,只是說明吃飯時不是說話的時候。而且一邊吃東西,一邊說話更有可能令人換不過氣來,甚至嗆到。當然,如果在喜慶宴會時敬酒敬菜,也不能不說話。但在說話時要留意不應高談闊論,以免口水掉到食物中,不禮貌又不衛生。
■想一想
為什麼要依餐桌禮儀?餐桌禮儀有什麼意義?
中華概念:粒粒皆辛苦
中國古時是農業社會,農夫辛勞工作才種出稻米。正因要辛苦工作才有飽飯吃,人們都不希望浪費食物。唐代有詩人李紳寫下《憫農》詩,歌頌農夫同時勸人珍惜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