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為了減廢,投放了數以億元計公帑,包括發展環保園、補貼回收物料等,結果減廢效果仍未如理想,審計署調查發現,環保署數年前曾誤把入口再造物料一併計入回收量,致出現回收率C升假象;報告又披露環保署管理環保園不善,除容許租戶長期免費佔用空地儲存再造物料,環保園二期有3間租戶於2013年簽訂租約至今仍未運作,延誤期至少長達29個月,問題多不勝數。 環保署計錯數 製回收率C升假象 環境局長黃錦星昨表示,統計數字出現問題,政府已於一兩年前跟進及改善,亦會與業界溝通。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對政府減廢表現表示失望,強調必須盡快推行廢物徵費,市民才會有動力減廢,缺乏經濟價值的廢物才可重回經濟產業鏈,得以循環再造。 環保署前年主動交代,因誤把入口再造物料一併計入回收量,致回收率急升,2005年至2011年整體廢物量由601萬噸增至693萬噸,回收率則由43%C升至52%,之後又急速下降,到2014年全港整體回收率只有37%,情G不尋常。審計報告認為,由於統計數字被扭曲,無法準確反映本地回收情G,建議環保署採取補救措施。 報告又列出環保署於2005年訂下的減廢措施,除膠袋徵費已落實,其餘如玻璃樽和輪胎等幾乎全部落空,至前年環境局再推出資源藍圖,修訂減廢時間表,但至今仍只有廢電器及電子廢物處理廠獲立法會撥款興建。 至於已落實的膠袋徵費,審計署發現,環保署向立法會只交代堆填區接收的膠袋數量,由2009年6.57億個減至2013年1.16億個,但沒匯報重量變化,報告指出,同期堆填區接收膠袋只減少1949公噸,反映成效有限。 環保園處理量不達標 租戶開業延誤兩年 報告又指出,環保園問題多多,包括有租戶處理廢料量不達標,只達租約規定的16%至85%;環保署又准許5個租戶於2012年至2015年間免費使用空置地段儲存物料,佔用期由92至897日不等;環保園二期3個租戶於2013年4月訂明開始運作,但至2015年8月仍未開始,延誤29個月。環保署回應稱,該3個租戶已動工興建廠房,最快今年底至明年中全部運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