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衝突 坦誠補裂痕 社工﹕家長宜反思管教方式

[2015.11.03] 發表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女兒梁齊昕涉掌摑母親引發議論。資深社工馮慶球指出,要避免子女打父母,家長應自孩子小時就身教,勿打罵子女。小學生「打」父母的個案中,大多是在反抗打罵時無心傷及他們,家長亦要反思管教方法。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亦稱,以往有孩子想阻止家長「囉嗦」或指罵,推撞父母或向其擲汽水罐,事後雙方都後悔。其實心底愛惜對方,可藉講出感受修補關係。

馮慶球稱,不清楚梁齊昕情G,無法作判斷。他過往處理的親子衝突,有些是家長本身有經濟或婚姻等壓力致情緒差,遇上子女不做功課等問題,一時「火爆」便用籐條或電線打子女,有時子女用手擋開,會變成用拳頭打父母,經事後解釋行為非蓄意,而且感到內疚,「父母起初通常覺得子女不對,事後跟他們談,他們會意識到是自己動手在先」。

他提醒父母以打罵、侮辱方式管教孩子,或會埋下禍根。,「小孩大時會覺得,你以前教我都是這樣,不如意時就打父母」。他指若親子衝突,在未變嚴重前,父母應先控制情緒,離開現場,待雙方冷靜後再找出避免衝突重演的方法,如訂立做功課的協議。

父母離場冷靜再檢討

他補充,父母應從孩子年幼時教導他們尊重長輩,勿動粗;有時孩子受傳媒中的打鬥場面或朋友影響而變得粗暴,亦要教導他們這屬於身體欺凌。有些孩子「扭計」,因不滿父母拒絕買玩具等而哭鬧,甚至拍打對方,馮指這時可捉住孩子的手阻止他動粗,一邊反映其情緒(如說「我知道你好嬲」),再任由孩子哭鬧發泄,待孩子哭完就表明「無論如何都不會買」,並以其他話題分散注意力,他們很快便「開心返」;千萬勿因他們哭鬧便就範,堅持數次就可令孩子明白哭鬧無法達到目的。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指出,往年有些個案是父母不滿子女沉迷上網而謾罵,如「你個腦生鶱銦H」。孩子火冒三丈,欲阻止父母嘮叨,會用手推撞或拿起身邊物品作武器,如擲汽水罐或拿摺椅「作勢」攻擊,「很多時都是一刻衝動,沒有心的」。她稱有些個案父母會報警,有些則怕被較自己高大的子女傷害而離開現場,事後通常雙方都會後悔。

WhatsApp互訴心聲

她說,部分個案親子可自行和解,有些則在社工協助下當面表達各自想法,亦有以WhatsApp互訴心聲。她補充,近兩年由於不少家長自己都花大量時間用手機,不滿子女上網而釀成衝突的個案減少。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