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告國家條款 「如特洛伊木馬」
TPP跟TTIP這兩大貿易協議都備受批評助長跨國企業利益,其中最惹爭議的是投資者—東道國爭端解決機制(ISDS)。批評者把這機制形容為美國的特洛伊木馬,認為它賦予跨國企業太大權力,容許它們繞過東道國的司法系統提出起訴,迫使其他國家放棄它們不喜歡的政策。
爭端解決機制被指削制衡
ISDS是跨國企業起訴投資國家損害產權的國際體系,旨在保障投資者,現時有逾3200份國際貿易協議設立此機制。今年3月,委內瑞拉便因2010年國有化政策,被判要向一間美資企業賠償4.55億美元。TPP與TTIP規模龐大,令ISDS更受論者注意。尤其是美國一直以來未曾輸過這些官司,美資跨國企業起訴外國政府卻多番勝訴,令不少外國論者甚為警惕,擔心國家政策受到跨國企業左右。
美國國內對ISDS亦有不少批評聲音,自由派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便批評這機制繞過國家監管機構,缺乏制衡。在TPP今年初外泄的文件中,最令批評者警惕的,政府的國有化或監管措施若對未來利潤造成負面影響,企業亦可以提訴。
批評者最喜歡提出的例子是煙草商挑戰各國的反吸煙政策。煙草商近年濫用國際條約中有關ISDS的繁複條款來阻嚇部分國家推出反吸煙政策。澳洲2012年下令香煙劃一包裝,雖然美國跟澳洲簽訂的貿易協議沒有ISDS,但香港跟澳洲的投資協議有,美資煙草商Philip Morris的香港分公司便利用該機制控告澳洲政府,案件還在仲裁中。
煙草商這招對沒錢負擔訴訟的窮國更有效,烏拉圭2013年因推出反吸煙政策被美國煙草商起訴,政府坦承若非得到紐約前市長彭博名下基金的財政支持,便要放棄政策,跟煙草商和解。
煙草商濫用 逼多國棄反煙政策
TPP有關ISDS的條款寫明容許各國將煙草商排除在ISDS之外,令煙草商不能利用機制來挑戰各國反吸煙政策。
但論者指出,其他企業一樣可以像煙草商一樣利用ISDS來挑戰各國政策。
歐洲論者便擔心,美資跨國企業可利用ISDS指歐洲醫療、文化、環境、教育等政策對美資企業不公,從而迫使各國制定政策時不再以公民利益為先,影響深遠。明報記者 林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