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啟發Albert開發「大埔街坊泥鯭」群組,就是名為「Nomadshk」的教育學院學生組織,成員王子健(Benson)稱,今年2月在公路旁舉牌截順風車上學,結果認識當時接載他們的Albert。沒想到一個瘋狂的想法,令Albert把「順風車」這個概念付諸實行,Benson亦因此受惠。
位置偏僻 校巴常排長龍
香港教育學院位於大埔露屏路,位置偏僻,接駁校巴經常大排長龍,多年前已有教院學生開群組,邀約回校時間和出發地點相若的同學,一起分擔的士車資,但這做法未見普及。
今年2月一班學生忽發奇想,欲仿效外國「順風車」文化,嘗試以另一種方法上學,更把過程拍下。參與者Benson指出,他們分4組同學分別於美乎、秀茂坪、元朗和上水出發,「我們都疑惑會否做得到,很多人說香港人冷漠又保守,未必會幫助我們」,途人見到他們舉牌搭順風車,都「大潑冷水」,亦有人擔心他們的安危。
途人「潑冷水」 4地點截車皆成功
不過,4組同學都成功登上順風車上學,女同學亦不代表有優勢,有些要乘3程車才能回校,有些等了超過4小時才有順風車接載。Benson沾沾自喜說,自己一個大男孩竟得到的士義載,一程車直達大埔,「發現之前很多估計和假設,都阻礙了我們去付出或接受愛,試一試就知道香港人很願意幫助人」。
Benson稱,緣分讓他們遇上Albert的順風車,更成為朋友。他憶述,車程中Albert已表示想推出一個有關乘車的共享閒置資源平台,沒想到他會在半年後實踐。90後的他今次終體驗到長輩口中津津樂道的鄰里關係,「一開始當別人不求回報地對我好,會覺得很尷尬,但只要打破隔膜,開始交流,就發現這關係的確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