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古諮會主席林筱魯昨透露,最快年底舉行集思會,仔細討論現時評估工作的去向,並因應同德押被拆事件,商討如何填補現有評級機制的漏洞。「看看在評級制的局限下,能否走先一步,推動民間與政府的協作進行保育。」 古諮最快月底開會 檢視漏洞 古諮會早於10年前成立專家小組,就1444幢主要屬於1950年代前的建築物評級。發展局因應古諮會年初的保育政策發展建議提交進度報告,建議研究評估工作的未來方向,包括降低評估建築物的樓齡門檻,涵蓋1950年代以後的建築物等。 委員促按類評估 委員何培斌昨在會上建議,古諮會下一步應檢視1950至1970年代的戰後建築,他舉例早年獲評三級歷史建築、在1950年代興建的「東方紗廠」被業主拆剩一幅外牆,反映這時期的建築逐漸有被拆危機。 另一委員丁新豹則指出,檢視1950年代的戰後建築牽涉龐大資源,建議分類別評級,「例如按學校、教堂等分類後,找出各類別最珍貴的建築才評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