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非洲總令人聯想起貧窮、骯髒、戰亂,但當地人對被長期救濟而失去尊嚴,或會反感。本港3名婦女兩年前成立公司SAWA(Support Africa With trAde),到非洲採購公平貿易的手工飾品和乳木果特產,協助當地出口業,並會首次參與本地手作市集,下周日(13日)在西九「自由約」擺檔「試水溫」。自小對非洲有興趣的Sara曾到訪烏干達、肯尼亞等近10個非洲國家,與丈夫前年更在肯尼亞碰上商場恐襲,但「情G愈差,愈想幫助當地人」。 非洲歷恐襲 無損助人心志 2013年9月21日,在肯尼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發生恐襲,造成近60人喪生,當時Sara與丈夫正於當地採購,幸恐襲一刻身處距離出事商場半小時車程的地方,「周二到該商場外的手作市集採購,周六發生恐襲」。她憶述當時觀看24小時電視直播,「認得不少商店的東主,擔心其安危」。 恐襲無損Sara助人心志,「反而當地情G愈差,愈想繼續幫忙」。大學時修讀社工的她指出,畢業後平均每年到訪非洲一次,去過南非、津巴布韋、肯尼亞及烏干達等,每次逗留數月至一年不等,至兩年前與友人投資6位數字成立公司SAWA,購入非洲公平貿易的飾品及乳木果特產回港銷售,如手製的陶瓷手鏈、滋潤皮膚的乳木果、皂石雕刻。 厭惡被救濟 望自力更生 訪問當日,Sara剛從烏干達及肯尼亞完成採購回港,為了解乳木果種植過程,她隨廠商到烏干達的偏遠農村視察,「當地小孩沒鞋穿,大人亦放下尊嚴,向自己乞討糖果、餅乾,貧窮情G顯而易見」。她又獲邀到訪一所孤兒院,發現當地有駭人習俗「獻人祭」,「有個兩歲的孤兒在『獻人祭』中獲救,及後發現原來身患愛滋病」。 SAWA現主要經社交平台銷售,仍未回本,負責市場營銷的Caroline透露,下周日獲選到西九「自由約」擺地攤,「以往申請參與其他手作市場都碰壁,希望今次可了解港人口味」(見另稿)。Sara透露,旗下七八成貨品屬公平貿易,故價格稍貴,「肯尼亞有工廠專門聘請單親媽媽雕製陶瓷手鏈,一個月才起貨,難與內地廠大量生產相比」。 非洲天然資源豐富,例如盛產可可及咖啡豆等。Sara說當地人嚮往建立平等合作關係,以重拾尊嚴,「說實話,一直接受別人救濟,卻不見經濟有起色」。她指出,有當地人厭惡被救濟,「你擺起一副姿態,施小恩小惠,卻營造他們生活很慘,反而引起反感」。明報記者 岑詠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