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麥煒和 | 圖 Don Mak 西方哲學無疑是人類史上最光輝的一頁,從古希臘到伊斯蘭世界,啟蒙時代到近世、現代以至後現代,從宗教到科學、離地到入世。在物理化學還未萌芽的年代,哲學甚至擔當了詮釋宇宙萬物的重任。 早期哲學談及存在的本質,包括人與人世的存在,還有意識、感知、知性、靈性等相對虛無的領域,從而衍生了對本體和精神的探究:個體是否存在?什麼才算真實?你我是以怎樣的形式存在於世?從巴門尼德、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笛卡兒、洛克、康德,哲學家們各持己見─理性主義、經驗主義、唯物主義、二元論……雄辯滔滔了超過二十個世紀。各大名家之所以糾纏不休,是由於他們的想法都牽涉到心靈(mind),卻沒多少人能正確理解心靈的本質:心靈可否歸類為一種實體?心靈能否獨立於物質而存在?心靈又是否獨立於肉體? 最終破解這些迷思的是卡哈爾(Ramon Cajal),他的知名度雖遠低於上述任何一位巨擘,但假若眾人是活在同一時空,不少哲學家大抵要執包袱了,資質如笛卡兒的可能當一世兵,康德便要替人補習賺外快。 卡哈爾的童年志願是做畫匠,結果畫匠做不成,神推鬼哄當上解剖學教授(這彷彿是某類人的宿命),面對中年危機及為了一圓兒時夢想,卡哈爾開始繪製人類腦神經的結構圖。 他將顯微鏡下的影像忠實地勾畫出來—神經元、神經軸突、神經樹突、神經突觸……卡哈爾看見腦神經跟人體其他細胞的分別,與其甘於循規蹈矩整齊列隊,前者卻會像蘿草菟絲那樣互相糾結,為數千億的腦細胞與百萬億的神經連結,交織出複雜得難以形容的神經網絡,卡哈爾領略到當中無限的可能性,人類的感官、記憶、思想、情感,也是源自網絡中的化學反應。故此,哲學家所謂的心靈,其實只是人體純粹的物理現象,講完。 卡哈爾的發現推翻了二元論,就這樣,腦神經學和認知科學便取代了二千年的哲學爭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