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南生圍發展被指「斬件」闖關 新地﹕已考慮生態 符條例要求
【明報專訊】新鴻基地產積極開拓元朗土地,上月向城規會申請,在南生圍以南的濕地緩衝區內,發展低密度住宅項目,佔地3.2公頃,擬建6幢6至12層高住宅,總樓面面積2.4萬平方米。長春社表示,新地過去就同一幅地皮提出兩次申請均獲批,今次規模加大,疑測試城規會底線用盡土地;又利用城規條例漏洞,在毋須進行累積環境評估下,先後將鄰近至少4個發展項目「斬件」闖關,以增加獲批機會,擔心濕地生態功能下降。新地發言人回應稱,該項目符合條例申請要求。
新地發言人表示,項目規劃設計已充分考慮對附近環境及生態的影響,並已按城市規劃條例的要求進行相關生態評估。
新地於南生圍南面同一幅土地,第3度提出申請低密度住宅項目,公眾諮詢期明日完結。根據城規紀錄,新地早於2007年已在有關土地上獲批興建100幢3層高住宅,發展有效期為今年12月14日;2013年於同一地點再申請,發展密度相若,亦獲批准;新地今年上月再提出申請,總樓面面積及地積比率較以往獲批方案增加1倍,樓宇高度亦由3層增至最多12層。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主任吳希文表示,新地已有兩個獲批方案,仍繼續闖關,意味擬作兩手準備,即使最新方案遭否決,仍可利用原方案發展。他又指新方案的樓宇太高,與周圍濕地不協調,地盤坐落雀鳥飛行路線,故反對增加發展密度。
南生圍目前至少有7個發展項目(見圖),扣除兩個新地自行撤回項目,餘下5個包括琣a於南生圍北面的大型申請,地盤總面積達141.1公頃,約相等於8.3個維園,佔整體濕地保育區面積約14%。
環團﹕毋須評累積影響 項目多損生態
吳希文表示,根據城規指引,濕地緩衝區內的發展項目必須做生態評估,證明「不會有濕地淨減少」(no net loss),才有可能獲批,但指引未規定必須進行環境累積影響評估,擔心城規會審批個別項目時,只檢視項目對地盤內的生態影響,忽略當地是否可承受多個項目同時上馬。他又稱,新地早年就南生圍南面兩幅地皮闖關,後來撤回,若其他項目獲開綠燈,在毋須累積評估下,相信發展商會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