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談話的戰略忍耐

[2015.08.15] 發表

【明報專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日傍晚發表代表日本戰後70年官方立場的「安倍談話」。令人意外的是,安倍在談話中包含了「村山談話」和「小泉談話」內反省歷史的所有關鍵詞(包括侵略、殖民統治和道歉),和幾年前提倡「侵略戰爭未定義論」的安倍判若兩人。

安倍為什麼決定改變自己的思想信仰,承認日本過去的侵略責任?是什麼因素令安倍決定在戰後70年這一重要的日子採取戰略忍耐?

阻止國內支持率暴跌

忍,在日本政治文化中一直被推崇為難得的品格。歷史上著名的德川家康至今仍被日本人所推崇,正因為他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才最終成功開創了長達250多年的德川幕府時代。安倍似乎也學會了忍。戰後70年談話秉持隱忍基調,原因有二:

一是和安倍最近暴跌的內閣支持率有關。由於7月強行在眾議院通過安保改革法案,安倍的民望最近已接近30%的警戒線。NHK8月10日的民調顯示,安倍的支持率跌至37%,反對率高達46%。最近幾周,雖然安倍接連向日本社會釋出善意,宣布取消鋪張浪費的2020年東京奧運場地計劃,延遲推行沖繩美軍基地搬遷工事,但其內閣支持跌勢仍然不止。

當內閣支持率出現不順時,外交往往成為安倍推高內閣支持率的發動機。這一策略在2006年和2014年被他多次採用。早在上月16日,安倍的外交親信、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谷內正太郎就被派往北京訪問,預先向中方說明安倍戰後70年談話的內容,意圖在今年秋實現中日首腦會談。對此,中國領導人反應積極,總理李克強、國防部長常萬全、國務委員楊潔篪先後破格會見谷內。

據日本《每日新聞》7月27日報道,北京方面向安倍提出訪華3項前提條件:一是遵循日中之間的4個政治文件(1972年的《中日聯合聲明》、1978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98年的《中日聯合宣言》及2008年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聯合聲明》);二是恪守村山談話精神;三是首相不參拜靖國神社。這3項條件對安倍來說難度都不大。本次安倍談話的內容可以說滿足了中國官方對日本歷史認識的基本要求。安倍9月訪華可能性倍增,內閣支持率回復有望。

應對強烈身分認同危機

戰略忍耐的另外一個原因,和未來安倍改革日本的大業有關。著名東北亞問題學者、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太平洋論壇主任Brad Glosserman最近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回憶,2013年2月,剛上任不久的安倍曾到CSIS發表演講。安倍當時極為堅定地表示:那個強國日本回來了(Japan is back)!日本一定要做一流強國,可見安倍拒絕接受在國際上流行的「日本衰落論」,其一系列經濟和國防改革政策都是針對日本的「身分危機」和日本衰落論提出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本次安倍談話採取戰略忍耐,目的是為了避免和崛起中的中國在歷史問題上過分糾纏。集中力量加速軍事正常國家化、強化和美國的軍事同盟確保日本安全並鞏固日本一流強國的身分認同,才是作為民族主義安倍的最終政治目標。安倍最近在家鄉山口縣透露有意連任自民黨總裁,擔任首相直到2018年,就是一大徵兆。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次安倍談話在措辭上也是耐人尋味的。談話中稱,日本「對上次大戰的行為再三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的心情……歷屆內閣的這些立場,今後也不會動搖」。 長年研究日本歷史認識問題的一橋大學教授吉田裕在談話發表後即指出,「安倍使用的措辭是間接式的,雖明確繼承了村山談話,但沒有使用直接語態反映安倍自身是如何看待歷史的,為今後留下了伏筆。

中日關係邁向有效管控

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實施陸權色彩濃厚的以「一帶一路」為主軸的西進大戰略,是中國第二個35年戰略發展期的關鍵。下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訪美。面對來自守成霸權美國日益增加的戰略疑慮,管控中日關係,防止「日本問題」導致中國東部戰略周邊出現外交失控,是中國的長遠利益所在。在東亞兩雄共同利益的交匯下,中日關係目前正朝着有效管控的方向徐徐前進。

張望 早稻田大學地域研究機構現代中國研究所副教授

更多要聞
首批到場消防  憶述生死瞬間  貨櫃先爆 「天上地下都是火」
【明報專訊】天津濱海新區瑞海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爆炸驚動全球,現場昨日再發生3次小型爆炸,至昨晚明火基本救熄,仍有幾處冒煙。截至昨日下午3時,... 詳情
特寫﹕鐵漢為尋戰友哭崩
【明報專訊】爆炸發生後,當地多支消防隊死傷慘重,而受傷的消防員也被就近送到泰達醫院、臨港醫院、塘沽醫院等多間醫院救治。朝夕相處的同袍大火之後... 詳情
19歲消防失聯逾30小時獲救
【明報專訊】「隊長,火滅了嗎?」這是19歲的消防新丁周倜清醒後問的第一句話。他於失聯逾30小時後,昨晨7時獲救,是目前天津大爆炸中失聯的消防... 詳情
平安保險接逾500產險索償
【明報專訊】天津爆炸善後工作亦令人關注,平安保險(2318)表示,昨日索賠個案宗數急增,截至昨午已累計接到524宗財產險報案,較前日急增超過... 詳情
【明報專訊】「今天在醫院見了他最後一面......可是他聽不到我說話了,我還想跟他說很多話。」前天夜晚,一位微博網友自稱是高二生,早年喪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