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院管理局2011年資料顯示,香港約40萬人患骨質疏鬆,每年超過1.5萬宗骨質疏鬆性骨折個案,當中過半患者須植入骨內固定物。現時患者要做第二次手術移走不鏽鋼製、鈦製骨釘,留下的空洞會增再骨折風險。中文大學醫學院昨公布,研發出新的鎂製骨釘,可用在骨質疏鬆症骨折固定手術,新的鎂製骨釘可將骨折癒合時間縮短三成,癒合的骨骼強度提高三成,避免或減少再度骨折的機會。 可體內分解 康復時間快三成 新的鎂製骨釘由一種結合可生物分解鎂金屬與傳統材料製成,與人體骨骼力學特徵相似,可在體內分解。新的鎂製骨釘會在體內分解,其後產生鎂金屬離子,有助成骨作用,能促進骨折處癒合。根據臨H測試數據,鎂金屬固定物能提高癒合的骨骼強度三成,亦能縮短康復時間三成。 現在骨質疏鬆性骨折固定手術,一般採用不鏽鋼、鈦和鈦合金製成的固定物,但這些金屬硬度遠高於疏鬆的骨骼,部分患者更要進行第二次手術將固定物移除,移除後骨釘處亦會留下空洞,容易再骨折。由於鎂金屬製成的骨釘可在人體內分解,手術只需移除常規固定組件,不須移除骨釘,留下的空洞小,可避免或減少再骨折。 成本低一半 將內地測試 領導研究的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實驗室主任秦嶺教授指出,新物料可協助提高治療效果,又預計使用新物料會比現有醫用金屬成本低一半。有關新組件將會在內地醫院進行臨H測試,並計劃在1年內向衛生署申請審批,秦教授期望日後可通過臨H驗證,引入香港使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