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詩詞是文言文中的一大分支,很多同學誤以為詩詞篇幅短,可以忽視。然而,正因其篇幅短,意簡言賅,很多情感未有直接表露出來,理解難度反而較高。詩詞作為常考項目,只要擁有基礎知識及答題技巧,應付此類題目應游刃有餘。
閱讀詩詞,可先從詩題入手。詩題是我們理解內容、作者思想的第一步,應捉緊詩詞的「題眼」(題目關鍵字)。例如李白〈行路難〉:「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無論從詩題的「難」字或詩中反復出現的「行路難」中,大概能推測題材寫人生路難走、世道艱難。又如〈送友人〉:「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從詩題「送」、詩中「一為別」、「揮手」等字眼,都可看出題材為送別。
第二步,是辨別詩詞的題材類型,準確掌握作品的情感要旨。較常見的詩詞題材有5類,第一類是「思鄉懷人」,如蘇軾〈江城子〉上片:「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作者以此詞懷念亡妻,寫喪妻10年間的淒楚生活,並抒發生死相隔、渺茫不見的悲哀。
第二類是「託物言志」,如于謙〈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作者以石灰比喻自己面對考驗與艱難,依然有堅強不屈、不同流合污的崇高志向。
第三類主題是「送別贈別」,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詩可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點明送客的時間、地點,以及當時的環境、景觀;第二部分是詩人對友人的送別之言。作者省去祝福與告別之詞,只叫友人再飲一杯,怕之後再難一起舉杯暢飲,不僅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依依不捨,更將離別之際、千言萬語無從說起的複雜感受躍現於紙。
第四類主題是「借景抒情」,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作者以「落月」、「烏鴉」、「霜天」、「漁火」及「寒山寺」等景色,營造寂靜清幽的氣氛,抒發自己羈旅在外、夜不成眠的孤獨。
還有第五類主題「詠史懷古」,當中較具代表性的是杜甫〈詠懷古跡(其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杜甫借詠昭君感慨自己身世,昭君有絕世之貌,卻因君王昏庸遠嫁異鄉;杜甫有治國之志、經世之才,卻不獲重用。對於昭君的遭遇,杜甫深寄同情,亦感嘆自己懷才不遇的悲哀與無奈。
■小練習
澧水(1)橋西小路斜,日高猶未到君家。
村園門巷多相似,處處春風枳殼花(2)。
——雍陶〈訪城西友人別墅〉
注釋:(1)澧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澧縣)
(2)枳殼花:枳樹的花
試回答下列問題:
(1)詩中「猶未」二字寫出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2)這詩只寫村野風光,沒有具體寫友人和別墅,你認為作者為何有此安排?
文:林溢欣(YY Lam)、謝廷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