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繼「50嵐」後,台灣另一家連鎖手搖茶飲店「英國藍」的玫瑰花茶原料被驗出殘留農藥,引發新一波食安爭議。英國藍主動向衛生局通報該公司自行檢驗3月底購入的茶葉,發現伯爵紅茶、錫蘭紅茶、大吉嶺紅茶、烏龍茶、阿薩姆紅茶和翡翠綠茶6款產品驗出農藥殘留,衛生局即時勒令96家分店停業。 業界混合茶葉出售難查來源 《聯合新聞網》報道指出,台灣低價茶的原料不足,需進口3萬多噸,其中三分二來自越南,惟不少業者把越南茶及台灣茶混合出售,消費者於是不知喝下肚的飲料來自何方。農業學者認為食安問題根源在於台灣部分食品及農產品缺乏原料產地標示,導致消費者無從判斷。 學者:政府應源頭把關 規管標籤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官員表示,根據規定,進口茶葉抵台後,從大包裝改小包裝都必須標示原產地;混合包裝後須依照混合量從多到少,依序標示出原產地國家,例如由越南茶葉(60%)及台灣茶葉(40%)混合的茶葉,原產地應標示為「越南、台灣」。至於散裝茶葉,目前僅規定有工商業登記的茶商須標示產地,其餘統統不用。食藥署食品組長潘志寬補充,若茶葉在台灣經「物理性改變」而成了「茶粉」、「茶包」等,雖然原料並非源自台灣,但產地就可以標示為台灣。這亦成為食安把關漏洞。 台北市廉政委員會委員徐嶔煌在facebook上貼文,認為台灣不少食安風波都來自「源頭管理」問題。他以早前的「金紙豆干」、「工業海帶」個案為例,指出食品廠任意添加工業用化學添加物,而農藥茶葉、頂新地溝油事件則是因為海關的「邊境管理」沒做好。他批評「為政者如果也把關不力,大開漏洞而忽略民眾安全,就是無能」。 學者楊明憲亦認為政府應「一條龍」,從源頭把關、規管後端清楚標示,才能維護消費者食品安全。但官員表示農委會只能輔導業者標示,而業者則擔心標榜產地會拉低行情(售價),多半不願標示。 ——綜合台灣傳媒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