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仔風靡半個地球,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人們都對薯仔情有獨鍾。但愛吃薯仔,到底對健康是好是壞,這要分開來看。
薯仔本身的營養價值不差,富含鉀元素,含量堪比香蕉;維他命C也比較豐富,能與番茄相媲美;富含大多中國人所容易缺乏的維他命B1,維他命B2含量也比大米高;還含有膳食纖維和多酚類物質。在不放油鹽的時候,烤薯仔、蒸薯仔的澱粉含量不如米飯饅頭高,升血糖速度也不如白米飯白饅頭快,而且飽腹感非常強。同樣吃300千卡能量的食物,薯仔比米飯饅頭面包更容易讓人吃飽,而且飽腹感強。
如果簡單做成烤薯仔、蒸薯仔,薯仔的健康價值並不令人失望,用其當主食,對改善營養、控制血壓都有好處。烤薯仔就是法國人和德國人的常見主食。
但問題是,大部分中國人都是把薯仔當菜來吃。 如果用薯仔做菜,效果就反了。在蔬菜中,薯仔的澱粉含量幾乎是最高的,通常在14%至20% 之間,而絕大多數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在5%以下,綠葉蔬菜更低。澱粉多,意味著熱量高。如果用薯仔替代青菜,毫無疑問,會增加肥胖的危險。
更麻煩的是,大部分人並不吃烤薯仔和蒸薯仔,而是用大量油脂烹調薯仔,或者和肉類一起紅燒、燉煮。吸了油之後的薯仔,所含熱量極其可觀。
此外,薯仔當菜吃,還有一個嚴重缺陷。蔬菜分為「深色蔬菜」和「淺色蔬菜」兩類,薯仔屬於淺色蔬菜。顏色淺,就意味著類胡蘿蔔素含量低,花青素含量也低。無論是類胡蘿蔔素、葉酸、維他命K、鈣、膳食纖維、抗氧化物質等多個方面,它都無法與深綠色葉菜相比。
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還發現,薯仔是烹調中最容易產生丙烯醯胺(一種疑似致癌物)的蔬菜。香氣越濃郁的薯仔烹調法,譬如油煎、油炸,產生的丙烯醯胺就越多。炸薯片就是常見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的「頭名狀元」。研究者解釋,這是因為薯仔中富含谷氨醯胺和天冬醯胺,在120至190攝氏度之間的烹飪條件下易產生丙烯醯胺。不過,蒸煮薯仔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即便用家用壓力鍋烹調,烹調溫度也只有不到120攝氏度。
總之,建議大家換換薯仔吃法,把薯仔蒸熟替代部分米飯吃。如果擔心這種做法口感較差,可以加點椒鹽吃,味道鮮美,或者把蒸熟的薯仔切成小碎粒,盛在飯碗裡,然後一口薯仔一口菜正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