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醫學研究更嚴謹 在臨床治病應用上,安慰劑效應看來並無壞處,反之,在醫學研究上,安慰劑效應的存在卻增加了研究成本,但與此同時,也令醫學及藥物研究更為嚴謹精準。針對不同病症,當醫學界發現一種新療法,要證明其療效時,就必需要進行臨床研究,同時亦要找出治療有否其他風險、併發症及副作用。至於為何研究需加入安慰劑,張德輝歸納了三個原因。「病症如傷風感冒,病人本身已有自癒能力,故不一定是藥物的功勞;其次,有些病如偏頭痛是周期復發性的,痛一會又停。最後是心理因素,如痛症發作時很辛苦,但人愈擔心愈會加劇痛楚。假如無安慰劑測試,比較不到是否真正藥物在發揮作用。」 基於以上三個情況,別說沒有對照組難以證明藥物的真正療效;有研究更看到在部分病症如腦癇症、偏頭痛及情緒病症狀上,即使是安慰劑組的病人,病情都有好轉。「如得到醫生照顧及關心或相信治療會幫到他們,對病情已大有改善。正因如此,令我們更難證明藥物有效。」故此,在安排研究時,研究人員必須考慮到安慰劑效應的影響,來增加研究資源。譬如增加病人數目、設定相盲研究、隨機抽樣服藥╱安慰劑等,一切都是成本卻是必須的步驟。 乳糖成分可致不適 當醫生邀請病人參與設有安慰劑對照組的醫學研究前,大多會向其強調安慰劑不含藥用價值,理論上沒有療效,但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高級講師李翠萍補充,有些安慰劑以乳糖製成,對腸胃敏感者來說,不可以大量進食,吃多了反而會不舒服,當與真藥比較時,研究者有可能覺得藥物「療效」更高,但事實只是人們對乳糖敏感產生不適而已,這些情況都會令研究結果出現偏差。 「研究中較少人會留意安慰劑成分是否影響療效,或是否100%無藥用價值或影響,因而減低對其警覺性,長遠認為應多比較安慰劑不同成分及劑量,對病人的安全性及對研究的影響。」現時,口服安慰劑的成分主要以乳糖、纖維素、澱粉為主,針劑則多為鹽水,一般吸收小量對身體影響不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