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幹細胞研究 掀科學與道德爭議
【明報專訊】醫學倫理包含4大原則,即自主(autonomy)、行善(beneficence)、不傷害(non-maleficence)和公義(justice)。不少病症如腦退化症由神經細胞退化引起,因此幹細胞的研究扮演重要角色。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一篇文章指出,目前大多數國家均禁止使用「生殖性複製」(reproductive cloning)複製人類幹細胞,但除了少數國家或衛道團體,幾乎所有國家均不反對透過「醫療性複製」(therapeutic cloning)來獲得人類胚胎幹細胞。文章續指出,基於政治、宗教、文化與科學上的不同認知,幹細胞研究引起了社會與宗教團體、科學家與倫理學家的疑慮、辯論與爭議。
輔仁大學神學院生命倫理研究中心主任艾立勤和研究員甯永鑫曾經撰寫《胚胎幹細胞研究的迷思》一文,指出為了醫療用途,該不該允許將胚胎破壞而取得幹細胞做實驗這課題的根本倫理考量,在於「胚胎是不是人?」、「胚胎是否應受到符合人性尊嚴的對待?」與「胚胎的生命權」。文章亦點出,除了將胚胎破壞以取得幹細胞的方式外,臍帶血、臍帶與胎盤甚至是羊水中,也存在許多幹細胞。
■相關概念
醫療科技(medical technology)
道德考慮(moral consideration)
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
多層思考
1. 根據以上資料,醫療科技的進步為公共衛生帶來什麼改變?
2. 醫療科技與道德倫理有哪些衝突?試就你所知解釋。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中大辦生命倫理中心 探討科技道德議題〉,《明報》,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