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計﹕遠交近攻
【明報專訊】假期剛完,又快要測驗了﹗假期生活,意猶未盡,四眼龜無心溫習,但又擔心小四S班其他同學努力溫習,會將自己比下去。得戰國時秦國宰相范雎啟發,四眼龜竟想到用「遠交近攻」去騷擾大家﹗
親睦遠國 攻伐近鄰
「遠交近攻」是三十六計中第二十三計,最初是用作壯大自己國家的戰略﹗此計意指地理位置上較遠的國家,應先保持良好外交關係,而附近的國家則可因地利之便,先攻打,增強自己的實力後,再進一步攻打遠方國家。運用此計最出色的是秦國,後來秦國更統一天下,建立秦朝呢﹗
秦國遠交近攻 統一天下
此計原是秦國宰相范雎提出的,當時秦國想一統天下,但要成就霸業,並不容易。范雎建議秦昭王不妨用「遠交近攻」,先攻打附近的韓國、魏國,至於較遠的齊國,則先維持友好關係,再縮小攻擊範圍、集中目標,逐一擊破。秦王嬴政延續「遠交近攻」戰略,最後滅掉齊國,統一中原。
■想一想
遠交近攻策略有什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