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理學院長參與南極觀天研究
【明報專訊】天文望遠鏡受晝夜交替影響,需不時調節,因而減慢觀測進度。不過,中國早於2012年已在南極高原組裝第一台望遠鏡AST3-1,利用南極於冬季時會持續一段長時間沒有日光照射的優勢,持續監察天文星體,第二台望遠鏡AST3-2則將於今年完成組裝。負責有關計劃的南極巡天望遠鏡國際合作小組,昨第3天在港大舉行國際合作會議,以檢討南極研究計劃進度,並推動此後的科研項目,小組主要成員包括港大理學院院長郭新。
中國近年致力發展南極研究,於南極高原冰穹A設立永久運作的昆侖站,之後於2012年組裝望遠鏡AST3-1,目標為偵測瞬變天體及搜尋超新星和太陽系外的類地行星,第二台望遠鏡AST3-2則將於今年完成組裝。觀測站可無間斷地觀測天文星體活動及收集數據,相信有助科學家開展更多天文學新發現,如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以及距離地球數十億光年的恆星爆炸。
中國第二台南極望遠鏡年內建成
南極冰穹A溫度低至零下80℃,是地球最冷地域,目前尚未適宜讓人類於當地冬季進行的研究工作,故現在所有設施都由電腦自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