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健康專家委員會發表最新指引﹐建議家庭醫生測量病人身高和體重﹐遏制成人癡肥問題。
放大
 

其他新聞
朱小蓀若出任新警察總長 本地警隊認為要有好理由
多市針對省外汽車 違泊逾3次即拖走
多市向省府借貸1.29億
受罕見惡菌感染 日託中心男童亡
約克區物業稅區域部分 建議今年加3.79%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加國新聞
 建議醫生量度病人BMI 專家質疑新抗癡肥指引

(多倫多26日加新社電)健康專家委員會發表最新指引﹐建議家庭醫生測量病人身高和體重﹐遏制愈來愈普遍的成人癡肥問題。

但同一領域的專家質疑﹐加拿大預防醫療護理專責小組(Canadian Task Force on Preventive Health Care)最新指引有無太大用處。

專責小組評估和評核有關癡肥的科學證據﹐提出一些建議。但研究報告清楚顯示﹐醫學界仍未化解癡肥危機。

在渥太華主理體重控制診所的弗里德霍夫醫生(Yoni Freedhoff)說﹐現有的癡肥療法證據不太理想﹐他對新指引的看法並不樂觀﹐不認為它們很快會解決問題。

加拿大預防醫療護理專責小組是聯邦政府委派的專家委員會﹐它給家庭醫生指引﹐如何協助病人保健。專責小組處理成人癡肥問題﹐已差不多10年。它在2006年發指引﹐建議如何預防成人癡肥﹐它對上一次發出類似指引﹐已是1999年。

《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周一提出最新建議﹐委員會主席鮑爾(Paula Brauer)說﹐她認為新指引號召人們全面應戰﹐對抗成人癡肥﹐這個健康問題已達到流行病程度﹐66%的加拿大成年人不是超重﹐就是癡肥。

一項重大而又不尋常的建議是﹐家庭醫生應測量所有18歲及以上病人的身高和體重,不管病人有無超重﹐據此計算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以判斷病人是否糖尿病高危社群。這個指引不尋常之處﹐在於它沒有更多證據﹐支持這種建議﹐1999年的小組建議甚至反對量度身高體重。新指引指那是「強烈的建議」﹐根據「極低質證據」。

 
 
今日相關新聞
建議醫生量度病人BMI 專家質疑新抗癡肥指引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