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時到站增巴士司機壓力 行車時間表將修訂保安全
【明報專訊】在一名士嘉堡14歲女童上個月被一輛公車局巴士撞死之後﹐公車局正在加強巴士的安全措施﹐考慮的措施包括在巴士上安裝車頭攝錄系統等。
不過﹐工會主席就投訴﹐安全措施掩蓋了巴士司機為了要準時到站﹐受到很大壓力﹐令到司機自己及公眾均有危險的事實。
在上個月﹐一輛公車局巴士在士嘉堡撞死14歲女童Amaria Dijohn﹐27歲肇事巴士司機當時並沒有留在現場﹐他稍後向警方自首﹐暫時未被起訴。
但是事件卻促使公車局加快了對公車系統的安全審核﹐考慮各種可以加強巴士安全的建議﹐包括更佳的訓練,以及更着重駕駛安全。
現時公車局在一輛巴士上安裝了一部指向車前方的攝錄機﹐試驗計劃為期一年。公車局行政總裁拜福德昨天說﹐此舉十分具備爭議性﹐因為工會對此表達了關注﹐指錄影可以用來對司機作出紀錄處分。
另一實驗是﹐在怡陶碧谷的巴士線上﹐司機駕駛一輛不會告訴他巴士是否準時的巴士﹐恐怕是否準時到站的數據會促使司機加速行車﹐甚至衝紅燈。
代表公車局員工的聯合運輸工會(ATU)113分會主席金尼爾(Bob Kinnear)昨天說﹐很多這些安全的想法﹐掩蓋了司機要準時到站的壓力﹐尤其是多倫多是個交通擁塞的城市。
金尼爾昨天說﹐假如公車局真的相信速度是個關注﹐並希望司機慢駛的話﹐又如果公車局準備說不會紀律處分任何人的話﹐那麼10分鐘或15分鐘之後﹐他們就會走出來支持。
對於金尼爾的投訴﹐拜福德似乎亦有同感﹐他昨天在公車局會議上說﹐公車局正在修訂行車時間表﹐以確保司機有時間安全地完成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