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消費市道在7至9月錄得明顯反彈,帶動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錄得2.7%不俗增長,遠高於原本的2%預期。不過,港府稱佔領行動持續,對零售、餐飲、運輸以及旅遊業造成負面影響,加上出口緩步增長,第四季GDP可能按季出現輕微倒退。港府並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來的2%至3%,修訂至接近下限的2.2%。
第三季增2.7%超預期
佔領行動9月底啟動以來,已經持續超過一個月,港府昨日特意在記者會上就行動作初步評估,政府經濟顧問陳李藹倫表示,目前仍未掌握10月的確實數字,初步來看,金融市場運作未見異樣,但相信受影響地區的零售、餐飲、運輸及旅遊業已出現負面影響。她稱,若佔領持續下去,本港收入及就業前景將會轉差。
政府﹕中小企營商氣氛轉差
陳李藹倫特別指出,「中小企業務動向指數」由9月的47.6%大跌至10月的41%,為2008年有紀錄以來最低水平,這反映在佔領發生後,中小企營商氣氛轉差。港府並將全年經濟預測,由原本的2%至3%增長,降至2.2%。
學者﹕零售或反彈 食肆長期受累
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雖然本港在第三季錄得2.7%高於預期的經濟增長,但料第四季度整體增長會受佔領行動拖累。其中,佔領區範圍的零售商受衝擊最大,但踏入11月份後影響會減弱,因為人們已或多或少找到應對佔中影響的方法,例如避開佔領區,轉而去其他地區購物。因此,零售業或在未來兩個月出現一定反彈。
不過,莊太量稱,有些佔中的影響較長期,未必能在第四季度反映。例如一些佔領區的食肆,在一兩個月內或可勉強維持,但時間拖得再長,就只能停業止蝕;國際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長遠投資信心,亦會受一定影響。
私人消費反彈 按年增3.2%
按港府公布,在主要經濟指標當中,私人消費經過頭兩季低速增長後,第三季出現較強勁反彈,按年增長3.2%,按季亦有1.9%增長,高於第二季僅1.2%按年增幅。對外貿易方面,貨物出口錄2%溫和按年增長,按季漲1.3%。不過,成熟經濟體未見大起色,輸往美國、歐盟及日本三大成熟經濟體的出口量,在第三季出現0.8%負增長。至於在暑假旺季間訪港旅客,則重回兩位數的增長,加上跨境金融、集資活動旺場,整體服務輸出,由上一季的負2%,回升至2%按年增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