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毛畫像 全方位注視你
【明報專訊】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彩色巨幅毛澤東畫像,是全中國人最為熟悉的一幅肖像畫。這也是全亞洲最大的手繪領袖畫像。畫中主人公的形象經過了8個版本的變遷,最終的版本是1967年10月1日確定的。之後的47年裏,廣場上的人不論走到什麼的位置,都會發現畫像中那位老人的目光,始終都在注視着你。
天安門城樓懸掛的毛澤東像到底有多大?經過初步換算就能夠想像出它的大小。常人的嘴一般為5厘米,鼻子高為4厘米,眼睛長為3厘米。毛澤東畫像的嘴長近100厘米,是常人的20倍;鼻高約85厘米,是常人的21倍;眼睛長約60厘米,是常人的20倍。
每年國慶前的一天深夜,兩輛重型吊車從天安門城樓的中間門洞中緩緩駛出,新繪製的毛澤東像在一輛小貨車上靜靜等待。頭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員先緩緩下到城樓畫像的後方,用繩子做好固定,吊車穩穩地將懸掛了一年的毛澤東舊畫像吊起,緩緩落地。緊接着,吊車的掛鉤會被固定在新畫像頂端,新畫像隨即開始起吊,經過天安門城樓門洞上方懸掛在城樓的正中。整個更換過程一般不會超過40分鐘。
毛澤東畫像主筆畫家王國棟稱,繪製時注重眼神,不管站在畫像前哪個位置,都會感覺到畫中人目光。毛澤東畫像是一張平面像,眼神平視前方,繪畫者的基本功到位,準確表達人物的神態,畫出的畫像就會呈現上面所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