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李香蘭傳奇
中日恩怨象徵
李香蘭用中文名和日本名字山口淑子,寫下了兩段波瀾起伏的人生傳奇,她從上世紀30年代起唱響的風靡之曲《夜來香》,至今仍在兩岸三地迴響。戰時李香蘭從歌女成為著名影星,但被日本關東軍和偽滿洲國利用為宣傳工具,曾去台灣演出。抗戰後逃過漢奸死罪返日,連任三屆參議員,強調中日友好受北京肯定。
毛峰
她用李香蘭和山口淑子兩個名字寫下了兩段波瀾起伏的人生傳奇;她從上世紀三十年代起唱響的風靡之曲《夜來香》,至今仍在兩岸三地歌廳和日本卡拉OK廳中迴響。山口淑子(李香蘭)於9月7日因心臟衰竭在東京家中去世,享年94歲。日本各大媒體都對這位「昭和奇女」的辭世甚為感慨:一個被中日戰爭時代所翻弄的絕代風華故事劃上了句號。在中華民國抗戰史上則同樣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一頁:以說漢語用漢名唱中國歌的「影星」李香蘭,最終卻是一個「假漢奸」真日本人,以說日語用日名幹日軍特務的「諜星」川島芳子,最後卻是一個「真漢奸」假日本人。
與山口淑子共同寫作自傳體著作《李香蘭我的前半生》的原時事通訊社評論委員長藤原作彌認為:一個人活在幾個名字的人生波瀾起伏中,堪稱激盪的昭和歷史中的傳奇。戰時李香蘭從歌女成為了著名影星,但當時被日本關東軍和偽滿洲國利用為「宣傳工具」,分明是日本人,卻要裝扮成中國人,不得不堅持「演戲」,這讓李香蘭一直為之苦惱。戰後她為了剝離這個「標籤」,承受了不少苦痛。藤原回憶說:「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曾與李香蘭一起觀看戰爭期間她出演的影片時,她一邊說『我演了這樣為國家宣傳的影片啊』,一邊撲簌撲簌地掉茞散\。」
親自將《李香蘭我的前半生》改編成《音樂劇李香蘭》,並兼任導演的日本四季劇團社長淺利慶太回憶說,山口淑子一直非常期待《音樂劇李香蘭》能{在日本及海外多多演出。每當音樂劇不定期在東京公演時,都會看到她親自來到劇場觀看的情景。四季劇團全身心地創作與演出這部音樂劇,最根本的一點以李香蘭為原型,忠實地面對昭和激盪時代日本侵華戰爭的史實和歷史轉折,也深深蘊含茪s口淑子(李香蘭)始終牽掛茠滿u中國與日本的友好之心」,並將其傳遞給日本的年輕一代。
李香蘭,作為中國抗戰時期與周璇、姚莉、白虹、白光等齊名的上海灘「七大歌星」之一,以演唱至今不衰的《夜來香》等名曲而聞名中國與日本。1945年日本戰敗後,紅極一時而美祕p花的李香蘭,被中華民國政府以漢奸罪逮捕,同時被逮捕的還有日本「美女間諜」川島芳子。但經審判最終卻發現,名為李香蘭的中國「漢奸」卻是日本人山口淑子,而名為川島芳子的日本「男裝麗人間諜」卻是中國人金壁輝。最後李香蘭被驅逐出中國返回日本,而川島芳子則以「漢奸罪」遭到處決,成為當時席捲上海灘的驚天新聞。由此,也真正揭開了「華人歌星」李香蘭撲朔迷離的身世。
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1920年2月出生於中國東北奉天附近的北煙台(現遼寧省燈塔市),不久舉家遷往撫順。其父親山口文雄任職於滿洲鐵道公司,在平頂山事件中,因其會講流利的漢語以及在撫順有許多中國朋友,而被當時日本憲兵懷疑為「通敵抗日分子」,隨後山口文雄一家遷居瀋陽。山口淑子從小天生麗質,既能說漢語又有美妙的歌喉。在13歲時,她認了其父的中國同學、時任瀋陽銀行總裁李際春為養父,由此得名「李香蘭」。並被偽滿洲奉天廣播電台看中,在《滿洲新歌曲》節目中演唱了《漁家女》、《昭君怨》和《孟姜女》等中文歌曲,一炮而紅。1934年,李香蘭又以其父結拜兄弟、時任天津市長潘政聲乾女兒「潘淑華」之名,進入北平翊教女中學習,提高漢學水平。
在這期間,日本為了在滿洲推行「日滿親善」和「五族協和」的懷柔政策,正急於尋找通曉兩國語言的演唱偶像。李香蘭以美貌與中國語的演唱天賦,很快成為滿洲國日本政府的重要培養對象。1937年,17歲的李香蘭就被招募到滿洲映畫公司,包裝成為「懂日語的中國少女影星」,由此開始了在奉天廣播電台和滿洲映畫的演唱及演員生涯。她在出演第一部影片《蜜月快車》後就脫穎而出;其後,更主演了《支那之夜》並為《蘇州夜曲》以及《我的夜鶯》、《白蘭之歌》等電影擔任主唱。李香蘭也曾出色扮演紕R溫柔的中國女子愛上日本男人,因此形象迅速竄紅,成為了當時頭號演藝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