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見圖表)部分……段落……內容大意與結構作用/
小貼士
˙回答「結構題」,宜先回答第一部分與最後的部分,因為第一部分必定包含第一段,而最後部分亦必定包含末段,判斷答案較回答其他部分容易。
˙宜先判斷閱讀材料所屬文體。以〈老鴉咀〉為例,〈老鴉咀〉屬說明文,所以「內容大意」裏,應包含「說明」字樣。
2. 閱讀材料第4段論「當眾揮毫」,舉時人「在人前表演」與古人「就現成紙帛一兩揮」對比。這樣對比有什麼好處?
小貼士
˙回答「說明好處題」,答題方向不離說明「內容」、「技巧」兩部分的好處。就本題而言,自應說明「對比」如何有助說明「時人『在人前表演』的性質」(內容),並說明運用「對比」如何「具體顯現這種表演沒有什麼藝術價值」(技巧)。
˙回答「問答題」要考慮題目所佔分數。若佔分多,自然要引用閱讀材料以證;若不然,則提綱挈領已可。本題參考答案是依「高佔分題」要求而擬就的。
3.閱讀材料末段:「近人寫文喜用『三部曲』為題,這也是洋八股。為什麼一定要『三部』?作者或者也莫名其妙。」作者寫這段文字與其畫論有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