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25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首日會議上,國家安全部長耿惠昌受國務院委託作關於修訂《國家安全法》的說明。據悉,現行《國家安全法》將更名為《反間諜法》。專家指,現行國安法更名後更加貼切,日後重新制定的國家安全法將包含更多內容。
擬定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
今次會議還將審議國務院《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草案)》的議案。該草案規定,將每年9月30日確定為烈士紀念日,由國家舉行烈士紀念活動。1949年9月30日,中共建政前夕,天安門廣場舉行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
法制網引述國安部長耿惠昌介紹,《反間諜法(草案)》將「國家安全法」的名稱修改為「反間諜法」,保留了現行國安法中涉及反間諜工作的內容,將條文中關於國家安全機關履行「國家安全工作」職責的表述修改為「反間諜工作」,相關條款也一併作了文字調整。
國安部稱更名為突出反間特點
耿惠昌說,國安部以現行國安法為基礎,認真總結反間諜實踐經驗,起草了《反間諜法(草案)》。草案已於7月30日國務院第58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 修訂現行「國安法」的總體考慮是:一是以現行國安法的內容為基礎,突出反間諜工作特點;二是總結反間諜工作的經驗,將實踐檢驗有效、且反間諜工作確需的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三是注意與正在起草的法律協調一致。
4月15日,身兼中央國安委主席的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國安委首次會議。
專家:現行國安法 名不副實
會上,習近平強調,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等11類安全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並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被內地學者解讀為,中國將着手制定一部新的涵蓋領域更廣的國家安全法。
北京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特邀研究員劉躍進稱,現行「國安法」名不副實,是一頂大帽子戴在了一個小個子的頭上,「在法律名稱上用了『國家安全』一詞,但內容卻只是國家安全中的很小一部分內容」, 「實為『反間諜偵查』的法律」。
在今次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上,還將會首次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是該法頒布14年以來的首次修訂。
此外,還有首次審議《廣告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行政訴訟法(修正案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