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貴州交流 港生深入外交部
【明報專訊】由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合辦,香港賽馬會贊助的第八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已於7月5日舉行,6支優勝學校隊伍保良局董玉娣中學、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聖言中學、皇仁書院、喇沙書院及浸信會呂明才中學,於8月1日至8日到北京和貴州訪問,其間與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兼發言人華春瑩等人會面,又到訪貴州凱里市博南高級中學,與內地學生交流。
訪問團在團長、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唐銳的帶領下到訪北京外交部,副外交部長張業遂介紹了中國的外交政策。聖言中學的張鍵瑋(升中四)與同學關心國際形勢,把握機會問「怎樣能為國家及香港發展出一分力?」,張業遂建議先把學習學好,多看國際新聞報道、書籍、文章,了解國際問題的背景、原因等,「更高的層次是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需要思考、積累」。
一人發言 一支團隊追蹤新聞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帶領師生參觀舉辦例行記者會的「藍廳」,並簡介其日常工作。發言人在台上發言背後,其實有一支團隊,專門追蹤國際大事,與發言人分析、研判外國記者關心的新聞,有時更需與各部門聯繫。忙碌時一天可能要打100多通電話,中午都是集體吃飯盒,「很多面子上的工作或者榮譽是發言人,但實際上是團隊工作,沒有任何一個發言人可以神通廣大到獨自承擔這個工作」。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的鄒晁琳(升中三)表示,這好像他們參加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一樣,上台比賽的只有幾個同學,但背後有許多學生付出努力。
華春瑩說,經歷過最長的一次例行記者會是1個多小時,「同樣的一個問題,會被追問6、7次」。喇沙書院的羅康庭(升中六)問,若遇到中日爭議等敏感議題,國內反日情緒高漲,但又不能對外表現得太強硬,發言人應先顧慮國內民眾情緒還是怎樣呢?華春瑩表示,當出現與日本島嶼等爭端時,中國在外交表現得非常克制,有些民眾會批評「太軟了」,不夠強硬。不過,她認為,如為了迎合某些意見而放棄中國的長遠利益,「那我們就是不負責任」。她補充道,任何政治家、外交家、國家領導人,一定會努力以最小的代價來實現最大的利益,任何一個表態都要考慮到民眾的情緒、中國的利益,也需考慮與相關國家的雙邊關係、中國的國際形象等。
訪貴州中學 與學生交流
此外,訪問團到了貴州凱里市博南高級中學交流。該校有六七成學生屬少數民族,表演了新疆舞、穿著傳統苗族服飾演唱《苗嶺飛歌》等,香港學生也表演了唱歌、吟詩等。冠軍隊伍保良局董玉娣中學的學生跳「狂歡舞」,邀得內地學生上台一起跳,掀起高潮。博南高級中學高三生吳壽富表示,覺得香港學生很熱情親切,知識面廣,如曾到南京、新西蘭等地交流,他從沒離開過貴州,希望到香港一遊,增廣見聞。另一名高三生楊陳補充道,「(內地的)高中(生活)就為了高考」,整天都在學習,不像香港高中生仍可參加其他活動。保良局董玉娣中學的周俊諺(升中六)覺得內地學生很勤快,效率高,能兼顧學業、能歌善舞,不過較被動,「剛開始時,是香港學生先主動打招呼」。
(第八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
文、圖:葉玫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