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收取外國學生﹐讓他們繳交高昂的學費﹐似乎是現時很多加拿大教育局甚至大學的賺錢手段﹐以補貼政府緊縮的預算﹐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有報道指有些教育局及大學會降低入學的英文要求﹐以便能收到更多的國際學生。
這個趨勢﹐似乎亦可以從過去10年﹐加拿大的外國中學生增加了30%﹐或者多倫多公校教育局的外國學生在最近4年來猛增50%而得到印證。
不過﹐多倫多公校教育局副主席陳聖源對此就不表認同﹐否認其教育局是要靠收取外國學生來賺錢﹐即使其教育局最近開始與多倫多大學商討﹐看如何能讓其教育局的外國學生能更容易進入多大﹐目的也主要是與多大商討收取外國學生的英文要求﹐以看教育局能否做些什麼﹐例如加強ESL(英文作為第二語言)的課程﹐讓學生更能達到多大的要求﹐並不表示多大或其教育局為了招收更多國際學生而降低標準。
根據《環球郵報》的報道﹐指加拿大的教育局以至大學為了增加收入﹐放鬆收取國際學生的標準﹐而多倫多公校教育局正在與多大商討結成伙伴﹐內容包括豁免在教育局完成兩年學業的外國學生的英文考試。
陳聖源昨天向本報證實﹐其教育局的確正在與多大商討﹐但那只是在最初階段﹐並未有任何實質的協議﹐而目的主要是了解多大的入學英文要求﹐然後看教育局如何協助學生過渡。
他說﹐無可否認其教育局近年的確收多了很多外國學生﹐在2010年﹐其教育局大約有1000名外國學生﹐但是到了今年﹐數目就增加至1500名﹐增幅達50%﹐但那主要是因為教育局正在流失學生﹐在15年間﹐流失學生達3萬名﹐所以教育局轄下學校有很多空位﹐吸收外國學生是個好方法﹐除了可以增加收入外﹐更可以加強學校的多元化及國際環境﹐在世界己變成地球村的發展下﹐這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好處。對於他自已來說﹐想到教育局可以好好的發展這種全球性的環境﹐就會感到興奮。
陳聖源說,當收取外國學生的確可以增加收入﹐例如現時多倫多公校教育局向入讀幼稚園至8年級的外國學生收取每年1.25萬元學費﹐9至12年級的外國學生每年1.4萬元學費﹐教育局今年從外國學生那裏總共收到1900萬元﹐那當然是一筆收入﹐但是以教育局的政府撥款達30億元比較﹐那也只是一桶水裏面的一滴而已。
當然﹐也的確有教育局與大學合作﹐降低在教育局就讀的外國學生的入學英文要求﹐例如安省皇后大學就與同在京士頓的Limestone公校教育局結成伙伴﹐由今年秋天開始﹐在該教育局就讀的學生﹐在12年級開始時可以獲得該大學文理學院有條件接納入學。
Limestone 公校教育局的計劃﹐很可能是很多教育局的先驅﹐因為那可以滿足很多外國中學生在加國讀完中學跟著入讀大學的要求﹐也的確可以協助教育局多收外國學生。
在2012年﹐加拿大招收多2.3萬名外國中學生﹐他們主要來自中國﹐南韓?墨西哥?德國及巴西。
溫哥華公校教育局收取外國學生每年1.3萬元學費﹐預期未來一年可以收到2000萬元。該教育局的副主席Mike Lombardi說﹐他們很着重推銷其國際學生項目﹐因為那是很重要的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