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加拿大右翼智庫菲沙研究所(The Fraser Institute)聲稱,加拿大家庭所繳納的稅款,比他們在食品、住所和服裝上支出的總和還要高。但有經濟學家表示,雖然50年前稅款佔收入的比例較低,但當時所享受到社會福利項目也較少。如果大家希望減稅,是否願意承擔由此帶來的福利減少?
菲莎研究所的研究稱,2013年加拿大人的平均家庭年收入為77,381元,而平均繳納的稅款為32,369元,佔家庭收入的41.8%。而加拿大人在食品、住所和服裝上的花費佔收入36.1%。
該機構稱,在1961年加拿大人平均家庭收入為5,000元,以上三項主要家庭支出所佔的比率為56.5%,所繳納的稅款佔比例33.5%。
以上所說的稅款,包括了聯邦稅、省稅和當地政府稅收,具體項目包括入息稅、工資稅(payroll tax)、健康稅、銷售稅、物業稅、燃油稅、車輛稅、進口稅、酒類和煙草稅等。
研究表明,從1961年以來,加拿大家庭稅額增加了1832%,而與此同時,在住所上的支出的增長幅度為1375%,服裝支出增長620%,食品支出增長546%﹐所以稅收的增幅﹐比生活所需各種物品都要高。
菲莎研究所的經濟政策專家拉曼(Charles Lammam)表示﹕「在過去的50年中,稅款額度增加的幅度,比基本生活成本支出增長更快,所以稅款比任何單項家庭支出,都更吞噬家庭收入。由於更多的收入被政府拿走,家庭只能收縮其它幾項優先支出項目,包括教育、退休和償還房屋貸款。」
根據以上研究結論,大幅度減稅的訴求就成了呼之欲出的答案。但滿地可銀行經濟師陳蔚純博士提醒大家,加拿大的稅收是取之於民也用之於民,是否減少稅收應通盤考慮。
「從1961年到現在,稅款佔家庭收入的比率從34%增加到42%,50年增加了8個百分點,這個增幅很大麼?」
其次陳蔚純指出,上述報告僅指出2013年的稅款佔比高於1961年的水平,卻沒有列舉比較雙方的稅項是否相同。
「1961年的時候,是沒有健康稅的,現在雖然有了這個稅種,但我們也多了全民醫療服務。以前是沒有CPP的,但我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還有兒童福利等,這些菲莎研究所都沒有說明。」
經濟師﹕減稅須削現有福利
陳蔚純表示,目前加拿大國民的社會福利狀況比1961年有更大的改善,而福利的資金來源不可能憑空而來,只有靠增加稅收。如果要減稅,國民是否願意接受現有的福利被削減?
「1961年至今,服裝、住房和食品等基本生活開支佔家庭收入的比重,下降了20%,而這減少的部分,並沒有都轉去繳稅。50年前大家的收入都不高,沒有多少錢去考慮養老、購買奢侈品、旅遊和娛樂等的支出,而現在生活方式更多樣化,大家應注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