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陳婆婆(左)和邱婆婆年輕時常為鎖事爭吵,如今兩人的丈夫均離世,又遭遇逼遷,相同的命運讓兩人變成好友人,在村內相依。(鄧宗弘攝)
放大
 
每當想念亡夫,陳婆婆便翻看舊照,還笑稱丈夫「好靚仔」。圖為兩人年輕時到沙田旅行拍下的照片。(鄧宗弘攝)
放大
 
陳婆婆與丈夫過往喜歡在廳中坐在桌前聊天,丈夫離世後,剩下她獨自在家愐懷往事。(鄧宗弘攝)
放大
 

其他新聞
近1.3萬人報毅行 爭2160名額
港生台?房燒死 家屬誓追究
平機會﹕「言語中傷」違法門檻高
司機涉盜貨報假案稱遇劫
私隱專員倡先管借貸真人直銷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竹園村拆遷 兩婆婆保耕地無望
亡夫未購丁權 遺孀失原居民身分

【明報專訊】深港兩地政府共同發展蓮塘/香園圍口岸,推土機鐵定要殺入鄉郊,所有村民需限時遷離,其中打鼓嶺竹園村村民最遲本月26日需離開,原居民可入住新建的竹園村,非原居民則獲賠償或上公屋,大家各有去向。惟村內兩名80歲的「夾心人」婆婆卻前路茫茫,因她們已故的丈夫都是原居民,卻一直沒申請建丁屋,如今遺孀被列為非原居民,只可在60萬元賠償和入住公屋之間選擇,但賠償額不足以買地建屋,上樓又失去農耕生活,兩名婆婆稱不要錢也不要公屋,希望可酌情獲安置到新村或鄉郊,讓她們在田園中安享晚年。

港府於2008年宣布興建蓮塘/香園圍口岸,港方香園圍需平整23公頃土地,整條打鼓嶺竹園村要搬遷,200多名村民受影響。擁有丁屋的村民可獲安排入住新建的竹園村,非原居民則獲賠償,惟村內的邱婆婆及陳婆婆卻是「夾心人」,現時前路茫茫。

拒60萬賠償入住公屋

兩婆婆均年屆80歲,小時候居於內地邊境地區羅方,可自由來港到打鼓嶺竹園村打工,少女時代分別下嫁村內兩姓姚的原居民,兩家人居所相隔10多米。由於祖家沒想過買賣土地,所以一直沒有補地價買丁屋權,想不到今天卻被政府視為非原居民,失去入住新村資格,恐怕從此告別田園。

兩婆婆的丈夫是同村好友,獲悉遷村後被列作「非原居民」,不獲安置到新村,無法再與其他村民同住,兩人均變得沉默寡言,終日為前路憂心,亦不願踏出家門,結果分別在去年5月及8月相繼離世,留下兩遺孀。兩婆婆以往不時為生活瑣事爭吵,甚至視對方為「大仇人」。兩人現因命運相似而化作好友,因只有對方才完全明白自己的徬徨無助心情。

身子較瘦削的邱婆婆說,年輕時與丈夫一同搭建家園,夫婦多年來習慣下田農務,日落便煮飯,晚上與家人在門前院子閒聊作息,生活簡單幸福,靠農耕撫育4名子女成才,如今子孫均已成家遷出,她因不習慣城市生活,堅持留在村內。其夫雖已離世,但她仍堅持每天落田工作,決意與田終老。

「小小的家載滿人生回憶」

邱婆婆想到未來便頻頻嗟嘆,近日她因不安而經常沒胃口,體力和精神狀G日差。由於不時有泥頭車出入地盤,婆婆恐怕外出後家園會被牷A整天足不出戶,只敢在周日地盤停工時才離家扔垃圾。婆婆說,小小的家載滿人生的重要回憶,即使為了發展而要把她遷走,亦希望能繼續農耕生活。

與邱婆婆相識逾半世紀的陳婆婆,與原居民丈夫於60年前在竹園村建屋及務農,靠一片土地養大6名子女。陳婆婆憶述19歲下嫁時什麼儀式都沒有,但丈夫勤力耕種,更把所有收穫交由陳婆婆管理,說是結婚禮物,實際上,他把一生都送給她。她說,居所充滿夫婦的恩愛回憶,在頻頻失眠的晚上,唯一能撫慰心靈的就是在院前翻看舊照、回想往事,念及堆土機快要來了,陳婆婆又是一陣恐懼。

望遷新村繼續務農 「過埋呢幾年」

因為沒有丁權文件,兩名婆婆都被視為「非原居民」,政府要求她們在60萬元賠償及上公屋之間選擇,兩人卻想選第三條路,就是繼續耕田生活,所以至今未下決定,希望政府恩侐安排她們入住新村,更異口同聲說:「上樓就好似坐監,寧願死鬺曮袕ㄜ囍矰蔚峞A我]唔要賠償,只想耕田,過埋呢幾年。」搬遷限期尚有約兩周屆滿,兩老的心願仍未圓。

明報記者 曾映妹

 
 
今日相關新聞
竹園村拆遷 兩婆婆保耕地無望
新村多「甩漏」 村民爭取延搬村
村長去信發展局 為兩婆婆求酌情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