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4區尋污染源頭
【明報專訊】隨着維港兩岸新海濱長廊的發展,市民前往海濱較以往方便,環保署將委託顧問,將西九龍、九龍東、中環新海濱,以及灣仔/銅鑼灣定為4個優先改善水質地區,重點工作包括尋找區內污染源頭,以及打擊非法接駁污水渠問題。
打擊非法接駁污水渠
環保署表示,就優先改善的地區,該署會針對區內的污染黑點初步調查、於雨水排放系統進行水質監測、非法污水渠接駁調查、沙井檢查、非點源污染調查等,找出近岸水質污染的原因。政府在2014年的《施政報告》提出研究,長遠目標是提升維港沿岸的休閒、康樂及體育價值。
環保署又指出,近岸污染來自不同源頭,所造成的滋擾亦受到季節、天氣、風向、風速和水流影響,在半封閉水體例如避風塘,氣味問題更為嚴重,因此要研究找出解決方案,於源頭堵截及預防,以及推行污染控制措施。
環保署強調,提升近岸海域水質的目標,是要消除外觀和氣味問題,顧問還會考慮設立水質污染的客觀指標,例如以海水的大腸桿菌和酸性揮發性硫化物含量,以衡量各種解決方案是否有成效。
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表示,維港兩岸非法排放問題存在已久,政府願意投放資源找出污染源頭,可解決沿岸海水傳來臭味問題,但對整體水質改善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