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支女子救援隊災區奮戰80小時
據中新社報道,7日下午3時,剛幫一位老鄉刨完被埋2米深的衣物和被褥,90後女孩邱澤敏一屁股坐在甘家寨子的廢墟上,這是她和她的戰友們奮戰在「8.03」地震災區的第80個小時,近40度的高溫把她白淨的小臉烤得通紅,汗水從齊耳的短髮上不停地流淌下來。
她是中國首支女子救援隊——成都軍區十四集團軍工兵團女子救援隊的一名女戰士,此次與她一同奔赴前線的還有她的4位戰友。
雲南的、四川的、重慶的、貴州的,甚至還有東北的,來自五湖四海的她們,最大的年僅26歲,最小的只有18歲。
地震當天,她們接到救援任務,連夜從駐訓地大理鄧川趕到震中魯甸縣龍頭山鎮,這是她們的隊伍成立以來,首次奔赴災區實戰。
4日早上7時左右,她們就趕到了魯甸縣,但由於道路不通,只能連走帶跑整整21公里路,兩個半小時後才到達震中龍頭山鎮。搜索被埋人員、幫助老鄉搶救財產,刨土堆,扛遺體,一刻不得閒。
7日中午,在震中奮戰了兩天,愈來愈多的救援部隊趕到,她們又將眼光瞄準遭受滅頂之災的龍頭山鎮龍泉村甘家寨子社。這個擁有60多戶人家的小村莊,32戶人家全部被垮塌的山體埋在地下。
「有一戶人家,4個孩子都死了,我們幫忙刨出來3個。」邱澤敏用手臂一抹額頭上的汗珠,小聲告訴記者,身為女孩子,面對災難,面對遇難者遺體,也會害怕,但是她的職業不允許她有絲毫的脆弱。
邱澤敏、戴雅娟、田洪嬌、鄧小雨、熊潔,雖然有着同樣文雅的姓名,但置身災區一線,她們隨時會忘記自己的性別。
「外界總以為女兵都會唱歌跳舞,只能做文職,其實,我們還可以救災。」作為女子救援隊裏年紀最大的一個,班長田洪嬌對2013年9月才剛入伍的「手下」們的首次作戰非常滿意。她告訴記者,自己的很多隊員都是家裏的獨生子女或者是最小的掌上明珠,但是上了戰場,就沒有一絲嬌氣,比誰都能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