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被擄走並遭挖雙眼的山西7歲男童郭斌(小斌斌),植入義眼後康復情况良好,上月中在北京接受5天的「舌頭導盲儀」訓練,惟效果一般,敏感度跟準確度較低。為小斌斌診治的香港眼科醫生林順潮相信是因他年紀小未熟習所致,小斌斌下月將到武漢盲人學校讀書,預計明年初再接受導盲儀訓練。
小斌斌過去兩日在深圳的醫院,接受已通過舌頭導盲儀訓練、並借出該儀器的失明人李先生(化名)指導。小斌斌昨在記者會上示範使用導盲儀,先戴上一副具拍攝功能的太陽眼鏡,再用舌頭含着電極感應器,眼鏡所錄影像可透過電極經舌頭神經傳遞至大腦。現場所見,小斌斌能準確「看」出小球、漢字等物件的輪廓及數目,但物件移動速度需比較慢,每次使用數分鐘便要休息。小斌斌分享用後感時亦說:「舌頭太麻了!」
莊陳有:缺科學實證 如當白老鼠
失明人協進會會長莊陳有認為,該導盲儀未有足夠科學實證,亦未見任何地區的盲人組織研究及推薦。他批評醫院找一個初失明的小孩試用,有如當他作白老鼠來完成實驗。雖儀器只是輔助性質,但容易給小孩可重見光明的「假希望」。
林順潮稱,小斌斌上月14至18日曾在北京接受舌頭導盲儀訓練,惟準繩度、敏感度不大,學習成效一般,只練習了數小時,最後無購買該儀器。林解釋,小斌斌年紀較小,未必太快適應新儀器,容易失興趣及失去集中力。不過,在過去兩日經調校電極強弱、光暗等問題後,小斌斌在深圳的訓練明顯順利。
林順潮:年紀小未熟習
林順潮強調與導盲儀廠商沒合作關係,對於小斌斌是否過早學新儀器,他認為導盲儀只是輔助作用,不影響傳統盲人生活訓練,且屬第一代產品,相信日後更先進儀器面世會對小斌斌更好,目前應趁他近兩日學習成效理想而快點正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