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6歲女生認識陳姓疑犯第二天,便跟隨他上樓「見工」,結果身陷險境,若不是及時獲救,後果堪虞。聖公會福利協會職志輔導計劃社工柯川洋認為,青年人往往以為自己看過新聞、聽過理論便洞悉世情,不會輕易墮入陷阱。 但他們若一時心急找工作,不法分子可能藉友善態度誘騙,或給青少年「唔似係壞人」的錯覺。 社工:搵快錢易墮陷阱 柯川洋指出,年輕人心急求職十分平常,但建議作決定前應先與局外人討論,從多角度分析工作是否合適,以及是否有可疑之處,就算真的是有工作,正當公司亦會給予充足時間考慮,「如果間公司要你一分鐘作決定,很大機會有古怪吧?」 青協青年就業網絡單位主任張志偉指出,暑假期間,不法之徒一般會針對青少年渴望「搵快錢」心理,設下求職陷阱,他建議年輕人應循正確渠道求職,如勞工處網站或社福機構舉辦招聘會。 青少年亦要注意見工地點是否正當場所,「機構老闆或中介人的住所,絕非正當見工之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