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跟一些朋友談論香港樓市,普遍由早數月的悲觀轉為持平,最大原因是候任聯邦儲備局主席如順利上場,美國的量寬可望延長下去,而美國最快亦要到2016年才開始加息,香港仍繼續維持低息環境,加上政府在增加供應方面短期難有明顯作為,在此兩大客觀條件下,似乎是有利樓市。
事實上,若果大家有留意近日新樓銷情,亦不難發現在缺乏中國客源的情况下仍去貨不錯,此現象顯示香港有錢人仍大有人在,亦同時反映目前香港人的持貨能力極強。
所以,單從上述的分析,樓價似乎很難跌下去,更難說會出現年中時外資大行預測樓價會跌三至四成的情况。
目前客觀條件 樓價沒可能大跌
然而,任何經濟活動不是計死數,而是看客觀條件如何轉變,我同意是以目前的客觀條件,樓價是沒可能大跌,但來年卻有些變數,主導着樓市的走向;儘管一手樓銷情不錯,但這不是整個樓市的全貌,二手樓市其實仍如一潭死水。
事實上,特別印花稅除了令有能力買第二層樓的買家成本上升外,買樓收租的收益率亦被拖低,難以吸引投資客進場。
若果大家有留意過去2個月的香港物業成交金額,不難發現較去年大幅下跌六成,這現象顯示沒有新資金流入香港樓市,而早前經新樓銷售潮後,亦消耗一批購買力,這對於樓市後市的承接力,無疑是有負面影響。
另外,地產發展商雖然仍以高價開售新樓,不過,若果有細心留意,除了西九的新盤仍是以天價出售,一些傳統地區,地產商的開價其實普遍軟化,開價普遍跟二手樓市場的差距明顯縮窄。
要知道,地產商日後即使再劈價賣樓,仍是有一定利潤在手,因此,樓市日後去向,地產商開價極具指導作用,而以可預測的將來,除了一些豪宅外,一些針對平民百性的樓盤,開價一定要在合理水平才可吸引上車盤,或有實力的投資客上車,這亦是對樓市後市有壓力的原因。
還有一點,是香港的政治及社會愈來愈不穩定,過去數次樓市出現調整,除了外圍經濟問題之外,都由於香港內部政治社會不穩所造成,故預期明年社會運動,或對樓市增添新陰霾。
每日股市基金行情請點擊這裡獲得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