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期本欄提及多角度思維,並討論了如何從「正、反」兩個角度寫好通識答題文章。當然,除了「正、反」角度外,一般而言,同學可依照以下框架,就時事議題組織、整合出不同角度的討論。
例如以北區幼稚園學額爭奪議題為例,同學可試以「由校長層面來說……」、「至於家長可能會認為……」、「對學生而言……」三個層面解說,就已經確立出三個不同持份者的觀點。可是,仍有同學會問﹕「有時候未能依上述框架整理出不同角度,望蚚D目我不知道應整理出多少個『point』呢!」
就此,同學需要多加練習,訓練自己遇上不同題目時,如何歸納出適合而不同角度的文章結構框架。其中一種訓練方法,是蒐集以公開試考評模式設計的題目(如歷年公開試題目、教科書模擬題目、坊間參考書模擬題目等),再以概念圖形式整理出不同角度的結構框架。所謂熟能生巧,同學多次練習必能靈活運用以上的結構框架。
另外一種訓練方法,是參考報章的評論文章。以下試以一例說明﹕
“ 目前「新型城鎮化」主要有三大迷思﹕土地、戶口、產業。
首先是土地的功能與制度,大家都把問題歸結於土地財政上,想通過改革分稅制和徵收房地產稅來緩解財政問題,但國內政界學界均有極大迷思,不知如何改。
其次是戶口問題,大量農民該如何安置?人口的流動和資源的配置也是改革的關鍵。
最後是產業,如房地產到底是不是支柱產業?是應該支持還是抑制?如果不正確理解和抓住這些問題的根結,改革將無從下手,甚至走向錯誤道路。」
——節自〈趙曉斌﹕中國政府應退出壟斷經營土地市場——中國新城鎮化設計關鍵〉,
《明報》,2013.11.14 ”
參考上述例子,就中國「新型城鎮化」問題,同學可藉文章了解當中有三大關鍵。事實上,這三大關鍵正好成為三個角度分析議題。同學可就此議題在個人筆記簿中記下重點,往後當接觸到相關議題時亦能從容應對。故此,同學每天閱報時,若見到內容正好以多角度解讀議題的合適文章,應記下以建立知識基礎,並訓練舉一反三的歸納觀點能力。
資深通識科教師許承恩
■短片﹕life.mingpao.com/Hui_ls.htm
想知更多寫好及讀好通識的心法,可瀏覽明報通識網的通識視聽區,由許承恩老師主講、隔周四推出的通識作戰攻略系列短片。
製作: 明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