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食材進口商「味元企業」涉嫌竄改修飾澱粉有效期限,讓瀕臨過期的澱粉延長一年效期及竄改品名欺騙消費者。檢調13日搜索味元倉儲,赫見25公噸問題澱粉已流入市面,不法獲利近百萬元,並將負責人莊錦墉、莊妻楊麗珍、業務經理楊立榮依詐欺等罪移送北檢。
檢察官複訊後,諭令莊150萬元,其妻50萬元及楊立榮30萬元交保並限制出境。
負責人交保 限制出境
據《中國時報》報道,成立近25年的味元企業是全台最大魚漿代理商,每年營業額高達5億元,知名西北食品長期向味元進貨。但檢調指出,西北食品未向味元購買過期澱粉。經初步查證,味元的問題澱粉僅「改標改期」無添加順丁烯二酸,非所謂的毒澱粉,今年5月間亦經新北市衛生局稽查合格。
檢調指出,問題澱粉今年3月到期,但味元去年就將有效期限延長至明年3月,25公噸澱粉恐早被消費者吃下肚。
下游商 皆小型食品行
今年3月後才向味元購買澱粉的商家,買到的就是過期澱粉。而味元下游均為小型食品行,每次僅購入5包、10包,檢調已請桃園、台南、高雄等地衛生局協助追查澱粉流向。
檢調13日一早搜索味元位於台北市復興南路的總公司、負責人莊錦墉淡水住處,以及味元桃園新屋倉儲等3處,並傳喚莊錦墉、負責財務的莊妻楊麗珍、業務經理楊立榮3名嫌疑人與另3名證人。
2名台北市調處的調查員,13日晚8時會同4名桃縣衛生局稽查人員,帶着2名倉儲管理人員,前往倉庫查封味元公司的一批過期澱粉。初步清點,這批總重約12噸、496包的過期澱粉,是向進口商購買,從越南進口,包裝上的有效期限為今年9月28日。
竄改品名 獲利近百萬
檢調指出,味元前年向味丹越南廠進口36公噸、有效期限至今年3月的HA500修飾澱粉,但直到去年底仍有30公噸滯銷。莊錦墉坦承,當時這批澱粉只剩半年不到的保存期限,且成本相當的EPEN850型號澱粉口感佳、賣相好,才指示下屬竄改品名並將有效期限延長1年至明年3月,獲利不到10萬元。
辦案人員發現,莊錦墉指示屬下以A4印表紙列印有效期限標籤,並另購塑膠袋、牛皮紙袋換裝出售,因手法粗糙遭下游發現檢舉;但去年底改標改期後,澱粉銷路確實大好,迄今已賣出25噸,而味元以每公斤27元進貨再以32元賣出,不法獲利近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