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香港自開埠以來,就有非華語人士居住,但是直至今天,大部分說華語的居民,依然很少在生活上與非華語人士接觸,對他們普遍缺乏認識。那麼,華語小朋友應否對多元文化有所覺醒?
生活經驗影響孩子印象
讀者也許認為,小朋友年紀尚小,未能明白歧視這些艱深理念。然而,研究結果並非如此。無論外國還是本地的研究也發現,3 至6 歲就讀幼稚園的幼兒,已經對不同膚色的人有固定的印象。研究員會向幼兒展示不同膚色人士的圖片,問他們有什麼觀感。結果,幼兒對黃或白色皮膚人士,更多選取「友善」、「誠實」等特徵,印象正面;對深色皮膚人士,則更多選取負面的「自私」、「兇惡」等。由此可見,幼稚園階段的幼兒,心中已經對不同膚色人士存有既定的印象。
讀者又或者會問,如果成人不歧視不同膚色人士,小朋友就不會有這些負面印象?就這看法,我們可思考: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經驗給予了他們什麼印象?例如:小朋友在港鐵中,看到乘客都不選擇坐在某些人的旁邊,他們自然覺得,不應坐在這些人附近。
另外,小朋友遇到某種族的第一個人是傭工,第二人也是傭工,第三人也是,很容易就推論出「這種族人士都是傭工」的結論。
因此,就算成人不歧視,現今社會給予小朋友的生活經驗,也使得他們對非華語人士有一定的印象。問題是:我們應否把社會這些固有印象,延續到下一代的小朋友?
認識多元文化 拓闊平等社會想像
我們看坊間的教材、繪本,不難看到當中對非華語小朋友的描述,常常是「無自信」、「說話結結巴巴的」。其實,形容非華語小朋友應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他們也是「天真活潑」、「能歌善舞」,為何我們偏偏不這樣描寫,而只側重他們的中文水平?教育小朋友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一個對將來社會美好、平等的想像?還是要延續一個本可改變的現况?
文化共融不是同化,我們期望雙向溝通、互相學習。非華語人士要學好中文、融入社會之餘,華語人士也要認識非華語人士的生活習慣,欣賞他們多采多姿的文化。多元文化拓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生活方式。香港的定位是國際城市,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士只會愈來愈多。除了學習外國的文化,小朋友也應該認識香港本地由開埠以來已有的多元文化。小朋友對多元文化有所覺醒,香港社會將來才可變得更平等。